(资料图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张常悦 李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表示,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新冠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不外,感染高峰过后,重症治疗的挑战与压力仍在,医疗机构正如何“迎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发热门诊发生哪些变化?《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探访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该院医护人员表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过去三年中,该院为应对疫情所作的医护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从未停止,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医疗救治工作。
在候诊大厅里,戴着口罩的患者耐心等待叫号,医护人员穿梭于各个科室之间,回应着病患的不同需求。《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大兴区自去年12月30日起全面启动辖区卫生院24小时急诊工作,快速强化基层急诊服务能力,对符合住院指征的患者应收尽收。
大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袁景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去年12月以来,该院急诊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骤增。作为大兴区的医疗中心,该院急诊科最高峰时期每天接诊780人,加上发热门诊则每天接诊量超过1000人。12月底开始,情况有所好转,进入本月后,急诊科接待的病人数量已从高峰时期的780人下降至最近几天的500人左右。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