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本是贫民,但他的身边人才济济,每个人都对忠心耿耿,这也帮助刘备最终建立了蜀国。而刘备之所以会走向成功,和他的用人策略有关。
那么刘备是怎样走向成功的?他又有着怎样的用人策略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立蜀国 刘备的成功路
刘备一手创建了蜀国,在历史上也是出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和成就。
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刘备的起点很低,甚至还没有早期的张飞有钱。
虽说有个皇室后裔的名号,但也和真正的皇室相隔了十几代,比远方亲戚还远。
不仅如此,刘备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使得刘备早些年只能靠着卖草鞋维生。
但刘备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小时候的他就有着远大的志向,曾经指着家门口的一棵大树说道,“我以后一定要坐上和这棵树一样的车。”
后来,刘备十五岁时,才到外面学习,当时他的同学有公孙瓒,刘德然等人。
刘备不喜形于色,又很爱结交英雄豪杰,在读书时,刘备和很多人成了朋友。
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四处奔走,立下了功劳,但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奖赏,便和张飞等人离开。
即便没能获得高官俸禄,然而身边的人见刘备为人仁义,很有刘邦当年的气魄,因此很多人都愿意跟着刘备。
就这样刘备就有了自己的军事班底,其中不仅有张飞和关羽这种大将,也有一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和骑兵,这支军队是刘备的精锐部队,他也正是靠着这支军队起家的,并逐渐打出名气。
虽然有着一支实力强劲的部队,可刘备还是不敌吕布和曹操,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在北方取得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能带着部队赶到南方去投奔刘表。
此人和刘备也并不是亲密无间,相反刘表对刘备很是防备,只给了他一个小县城。
这时刘备的兵力不到还没有近千,但也都是勇猛善战的精英,投靠刘表之后,刘备也终于有机会重新发展。
经历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已经十分强大,几乎可以和曹操和孙策平起平坐,就算是曹操也不能小看他。
在这之后,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使得三万曹军落入关羽之手,把曹操搞得惶惶不可终日,为此还差点迁都。
当蜀国最强盛之时,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不仅有很多勇猛的武将,还有像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军师,可以说,如果给蜀国一点时间,则很有可能打败曹魏,兴复汉室将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可惜的是,不久之后,关羽身死,刘备落败,丢掉荆州。
虽然有诸葛亮出马挽救,数次北伐令曹魏心惊肉跳。可是,丢失荆州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其影响一直持续到蜀汉的灭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蜀国最终灭亡了,但它也曾强大过。
从根本上来说,其强大的原因就是刘备善于用人,那么,刘备的用人策略是怎样的呢?
用人不疑 不计较出身
刘备出身贫寒,他之所以能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建立霸业,离不开他那用人不疑的策略。
当刘备决定对一人委以重任时,内心就已经认定对方是值得信任的人,绝对不会对其产生怀疑。
桃园结义后,刘备虽有关羽和张飞两名大将,但实力却根本和其他人比不了,在经过了背叛和追杀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有高人在旁边指点。
为此,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的诚意。
不仅如此,在这之后刘备给予诸葛亮足够多的信任,将军中一切大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从不质疑问难,给了诸葛亮表现才能的机会。
刘备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并表示,“如果他们没有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
由此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极其信任,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愿意花费毕生精力去辅佐刘禅,并将兴复汉室作为自己唯一的愿望。
当阳之败,赵云脱离大部队,独自一人骑马北上,众人都说赵云投敌去了,可刘备却坚信赵云不会这样做。
果然,赵云一人击败了曹军多名大将,带着阿斗平安归来。
看到赵云为了阿斗差点就没了命,刘备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准备将阿斗摔在地上,把赵云感动得泪流不止,从此誓死追随刘备。
除了用人不疑外,刘备任人唯贤,从不计较出身。
像关羽和张飞等人,他们都是寻常人家出身,从士兵起就跟在刘备左右,后来都能得到重用,在文臣中,也没有什么人来自名门望族,他们各凭本事,最终也能够赢得刘备的信任。
刘备注重出身,对降将也能一视同仁,黄忠就是一个例子。
黄忠本是长沙太守的部下,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在归顺刘备之前,黄忠只是个裨将军,官职不算很高。
后来,黄忠跟随刘备征战沙场,在攻克益州之时立下赫赫战功,随后迅速升任至讨虏将军。
之后,黄忠斩杀夏侯渊,这让他的官职再次上升,刘备建立蜀国之后,黄忠更是成为后将军,在军中的地位扶摇直上,期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可以说,这在当时是相当少见的。和黄忠相比,张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投靠曹操之后,张辽驰骋沙场,屡立战功,却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才最终成为了前将军。
由此可见,刘备根本不在意出身和经历,他评判一个人能不能用的标准之一就是才能。
无论是谁,只要满足了刘备的要求,就都有可能在军中大显身手,这在当年那个极其注重出身门第的年代是非常难得的。
刘备的用人策略远不止于此,作为关羽和张飞两人的主心骨,刘备极其注重一个思想,正是这个思想,使得刘备的队伍更具有凝聚力。那么,刘备注重的到底是什么思想呢?
重情重义 刘备的用人标准
刘备以忠义作为用人首要前提。“忠”就是要忠于汉室,将消灭祸患视为己任,“义”就是要重情重义,爱民如子。
刘备本就是个忠义之人,对周围人的影响极大。
刘备得一人才,名叫徐庶。曹操得知此事后,将徐庶的母亲抓走,想借此来威胁徐庶,使其离开刘备。徐庶不舍老母,最终离去,刘备垂泪相送,让徐庶决定终生不为曹操建言献策。
刘备的忠义思想让他获得人心,从而获得更多的人才,迅速壮大自身力量,以至于刘备身边个个都是人才,也都有着赤胆忠心。
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并不是没有产生过矛盾,但到最后却终能冰释前嫌。
张飞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给刘备惹了不少麻烦,但刘备却没有怨恨他。
后来,张飞喝酒误事,丢掉了徐州,张飞狼狈地找到刘备和关羽,却引来关羽的一顿呵斥,张飞悲痛之余,只能以死谢罪,但遭到刘备的阻止。
对此,刘备说,“城池和家人丢了可以再找回来,我又怎么会为了这事就让你死呢?”
痛失徐州后,刘备只能在小沛居住,但他没有怨言,反倒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因此刘备才能让张飞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
庞统死于落凤坡后,刘备重用了他身边的谋士法正,不仅如此,对于自己身边的老部下,刘备也没有忘记,他们也得到了重用,其中麋竺的官阶甚至还在诸葛亮之上。
当初取得西川胜利后,在当地有着极高名望的许靖前来投降,刘备因此人背主一事而对其感到反感,所以只给了他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官。
而对于忠义之人,刘备都会重用,黄权坚守城池绝不认输,最终他接到刘璋的命令才投了降,这也让刘备对其很是敬佩,立刻委以重任。
正因为刘备秉持忠义思想,这才让他获得了将士和百姓的爱戴。
曹操南下荆州之时,刘备放弃新野等地,准备前往江陵,百姓得知消息后,竟有十几万百姓自愿追随刘备,对此,刘备也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从而抢先一步逃往江陵,而是和百姓共进退,这和曹操的杀戮百姓和孙权的压榨人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关羽被杀,刘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发兵东吴,为关羽报仇,最终不幸失败,张飞遇刺身亡后,刘备悲痛万分,不久后也病逝于白帝城。
刘备用忠义待人,也用忠义教育部下,这让他的部下们能够同仇敌忾,百折不挠。
刘备的部下们性格迥异,但都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而且都有着忠义之心。
刘备和他的部下们诠释了“人以群分”,也正是他们的忠义,才能够让他们走向成功。
结语
刘备历经艰辛,最终创立了蜀国。
刘备之所以可以成功,也是因为他在用人上有着过人之处,他忠义当先,任人唯贤,为自己招揽了很多人才,可以说,在历代君王中,刘备的用人策略都是十分优秀的。
作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刘备凭借着出色的才能和经历,正确认清形势,广纳人才。
而他那自己独到的用人法则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