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矩,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这种的传统,后来虽然有"天子犯法,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也就是说说而已,不会真正的实行的,然而清朝时有一位大学士高官,却真被行刑问斩了。
柏葰,他是道观皇帝时期管理,到咸丰时期已经成为内阁大学士,负责科举考试的审查,他有一个同事叫肃顺,两人由于政见不合,表明上见面还打招呼,实际上暗地里都想至对方于死地,很快柏葰就被肃顺抓住了把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咸丰八年的科举考试,人们惊讶的发现一个叫平龄的人榜上有名,而且还名列前茅,大家都知道平龄是个纨绔子弟,整日就会喝酒泡妞,根本从来不读书,为什么能榜上有名的,于是大家对这次科举考试就产生了怀疑。
尤其是咸丰皇帝知道了,对此非常震怒,他下令彻查此案,这就是清朝赫赫有名的"戊午科场案",作为考试负责人的柏葰自然逃不了责任,原来他有一个漂亮小妾,这个小妾收了平龄的好处,便给柏葰吹枕边风。
在漂亮小妾的枕边风之下,柏葰终于还是偷梁换柱,把其中一份考试卷子换上平龄的名字,就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榜上有名了,然而在这个案件中,柏葰虽然违反了法律,却并没有收受贿赂,但肃顺却要抓住机会,把他往死里整。
咸丰帝对柏葰很了解,他知道这是一个稳重的大学士,平时做事也非常靠谱,所以打算保全他一命,然而肃顺却不依不饶,极力劝阻咸丰,最终咸丰无奈,只好把他判处死刑,押送至菜市口,择日行刑。
就当柏葰下狱时,他依旧很有信心,他觉得皇帝不会真正杀自己,因为犯人要问斩时,还需要皇帝最终朱笔签审,自己作为朝中大学士,他自信皇帝不会杀他,直到被押送至菜市口途中,他还很有信心。
面对前来送行的儿子,柏葰说:"吾儿不必啼哭,皇上对我必有恩典,会对我格外开恩,而我是一品大员,最多会被发配,你快回家准备衣物,等下好让我远行……"
实际上咸丰皇帝果真没打算杀柏葰,他手中的朱笔始终没有表决,这时肃顺又来了,在肃顺的一番说辞下,咸丰还是批阅了柏葰的死刑,这时的柏葰仍旧满怀信心,他相信皇帝会对他刀下留人的。
然而期待中奇迹并没有出现,刽子手直接给柏葰来了个一刀两断,临死前柏葰才明白,原来背后肃顺算计了自己,死前他咆哮:"肃老六,你必不得好死!"
柏葰临终前留下的诅咒后来果真应验了,他死后两年,肃顺就在辛酉之变中被慈禧杀害,如果柏葰地下有知的话,也应该感谢慈禧太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