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清朝什么人才能被封为“御医”,“御医”究竟又是什么官职

2023-02-20 09:45:25
A+ A-


(资料图片)

跟很多朝代,清朝源自关外,最初在医药上,较为原始,仍保留很多过去巫师萨满的色彩。一旦生病,大多采取祭祀祷的办法。直到努尔哈赤时,才开始逐渐转向医药,并有较大的进步。当时已经开始用煮晒人参时出现的蒸馏水去治疗皮肤疾病。皇太极后,效仿明朝明朝制度,设立六部。

因为是草创阶段,许多体制都非常简陋,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医官制度。但当时已经明确提出,要抑制巫术,采用医药治病。这个做法,为后来清朝医官制度的设立,奠定基础。顺治年间,清朝正式定太医院作为专门的医官机构,并设立相关的医官职位。

在太医院中工作的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没有官阶品级,如食粮医生、切造医生,负责文书、制药等工作。一种是有官阶品级,如正官院使,左右院判、御史、吏目。它们品级官阶不同,负责事务不同。在这些人中,御医无论是人数份额、医术的专业程度上,都占据中流砥柱的位置。

因为御医的看病对象,主要是皇帝、亲王大臣、后宫嫔妃等,遇到特殊情况,还会被送到前线当军医。御医的本事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所以,选拔一批有足够专门素质的御医,一直是太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过去对医生的看法,一直认为资历越久,经验越丰富,看病的本事也越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太医院的人事选拔,基本按照级别依次递进。

清朝太医院的官职,按照级别,依次分为院使、左院判、右院判、御医、七品吏目、八品吏目。八品吏目以下,属于介于从九品和不入流之间的医士。医士再往下,就是恩粮生。

如果按照太医院正常程序走的话,御医往下的职位,只要能够一步步往上升,都有机会达到这个位置。当然,要等到御医出现空额。因为清朝的时候,太医院的御医数量是固定的。虽然不同时期,人数不同。如雍正年间增设御医5员,道光年间裁撤御医2员。可是,总体人数不会太多。御医下面的人,基本需要熬到有人退休,才可以补缺。

当然,为了防止滥竽充数的情况出现,对于这些举荐的人才,还要经过太医院考核,确认有真本事,才可以入职。

如果遇到太医院实在缺人,朝廷还会从民间直接选拔医生。选拔对象包括贡生、举人,民间精通医理的医生,都可以参加。如果是贡生、举人,需要到当地官府办理证明,到太医院报名。普通医生直接到太医院参选即可。通过选拔后,照例授予职位,跟着层层升迁。

但是,如果皇帝下旨的话,极有可能破格提拔,直接成为御医。太医院内,也有一个教习厅,专门培养太医人才。教习厅内的老师,都是从太医院从选择医术较高的人才,学生基本是医官们的孩子。这些人将来都是有可能成为御医的。学的内容,也是以《素问》、《本草纲目》、《伤寒论》三本医书为主。

责任编辑:bH_015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