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曹爽伐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和司马懿做了什么暗箱操作?)

2022-12-07 05:51:14
A+ A-

司马懿的两次南征引发了魏国朝堂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资料图)

樊城解围令司马懿的声势空前高涨,他顺势反击,向曹爽施加压力,将夏侯儒调离荆州,回朝廷做了闲职。

荆豫二州都督的位置,司马懿推荐了他的铁杆盟友:王昶。

这不是司马懿第一次帮王昶的仕途铺路。早在五年前,曹叡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就举王昶应选(勿拘贵贱,卿校已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宣王以昶应选)

王昶上任后战意十足,将驻军地点南迁新野,同时加紧厉兵秣马(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馀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扬州都督王淩和荆豫都督王昶都出自太原王氏:高平陵之变(3):最令司马懿忌惮的三大家族(魏国四大军区的势力分布),他们的态度将影响之后魏国的走势,只是关系甚密的两兄弟(昶兄事之)在面临魏国巨变时,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

曹爽不甘示弱,很快也扳回一局,趁司马懿在淮南搞屯田的机会,再次打出尊老这一王牌,晋升蒋济为太尉,免去其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曹爽兄弟彻底完成了对中军系统的整合,掌控了京师禁军(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

写个更正,

高平陵之变(5):司马懿为何一开始被曹爽牢牢压制?(曹魏中军里,最核心的三个位置是什么?)

在这篇文中曾把中垒、中坚两营划在司马懿势力范围下,查了资料,可能是在曹魏的两个外戚手里,在之后的篇幅中咱们会统一更新下。

同时曹爽开始动地方军权的主意。

魏国四大战区的统帅如下;

淮南战区,扬州都督王淩,魏国四朝元老。王淩刚刚在芍陂大败全琮,风头正盛,肯定换不了。

荆州战区,荆豫都督王昶,司马懿的亲信且刚上任,一时也动不了。

幽州战区,幽州刺史、度辽将军毌丘俭,曹爽好友。

雍凉战区,都督赵俨是个中间派,年老多病多次请求返回京师。

没啥好想的了,就换雍凉战区!

但是魏国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军区都督多由州刺史递进上来,雍凉战区的都督本应轮到屡立战功的郭淮。

曹爽最终决定与司马懿进行一项交易,把夏侯玄的中护军让给司马师,换取司马懿的默许(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

此次人事安排造成了两个结果:

1、之后的伐蜀战役,作为主力的郭淮消极怠工。

2、司马懿终于拿到了中军的人事任命权,这个影响有多大,很快咱们就可以看到了。

夏侯玄上任后不久,曹爽就力主伐蜀。

朝堂掀起了轩然大波,相对伐吴来说,魏国最不愿意的就是伐蜀了,三点原因

1、曹操、曹真都在汉中无功而返。

2、蜀汉的天险相比吴国的长江更考验魏军的后勤能力。

3、之前丞相的六次北伐把魏军打的心惊胆战,此时蜀中虽是蒋琬主政,但武侯遗风尚在,丞相训练的铁军你能打的动吗?

曹爽当然知道这些,但他为什么一定要伐蜀呢?

司马懿风头太盛!

击斩孟达、拖住丞相、平定辽东、南退吴国,任何一件军功拿出来都让人无话可说,而军功恰巧又是曹爽的软肋,没有大的胜绩,大将军之位,曹爽坐的还是有点虚的。

目前只有雍、凉军区的夏侯玄会支持曹爽,所以只能讨伐蜀国。

一切军事行动的背后都是政治在博弈啊!

后来晋朝发动的灭吴战争,大家还可以再体会下这句话。

这回,一直崇尚进攻的司马懿坚决反对曹爽伐蜀(宣王止之不能禁)

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对别人有利的就坚决反对。

对于司马懿的质疑,邓飏坚定的支持曹爽,让他通过伐蜀建立个人威望,曹爽同意了(飏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

244年三月,曹爽征发六、七万军队进抵长安(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

此次出征,曹爽下了血本,阵容十分豪华:

夏侯玄任征西将军,总督雍、凉两州军务。

曹家后期最能打的夏侯霸也随军出征。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与其他“诸夏侯曹”的子弟不同,他一直在军中任职,担任过偏将军,夏侯渊被蜀军所杀,夏侯霸经常咬牙切齿,一心要报仇(渊为蜀所害,故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

司马懿也安排次子司马昭加入伐蜀大军,担任征蜀将军。

曹爽的亲信邓飏、李胜负责出谋划策。

此外雍凉军区的名将郭淮、牛金以及胡遵都率部参战。

之前介绍过,郭淮因为权力的暗箱操作,心怀不满,而牛金又是从荆州时期就跟随司马懿的老部下,他们的作战意愿其实并不强烈。

豪华的账面阵容并不代表其具备真实的战力!

关中与汉中之间是秦岭山脉,通过几条重要的栈道相通,自东向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白色数字代表蜀汉的出兵记录,黄色为曹魏南征的记录。

很明显,祁山道用兵次数最多,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各有一次记录,唯独傥骆道两边都没采用,为啥呢?

傥骆道开通的时间较晚,正式通行也就在东汉的末年,这条道北端是骆谷,南端是越傥水,中间有许多路段又窄又险,不适合大军行进。

曹爽怎么想的,咱们也推测不出,也许是想出其不意?

六万魏军由傥骆道气势汹汹的南下了,丞相走后,魏蜀之间最大的战争即将爆发!

而随着蒋琬的后撤,蜀军布置在汉中的兵力大幅下降,总兵力只有二万多人,面对数倍于己的魏军,留在汉中前线的王平又将如何应对呢?

责任编辑:bH_0334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