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前两百多年为春秋,后两百多年为战国。前两百多年叫春秋,是因为孔子写了一本书叫《春秋》,所以把这段时间称为春秋;后两百多年叫战国,是因为西汉有一个叫刘向的人编了本书叫《战国策》,所以把这段时间称为战国。当然原因没表面那么简单 ,之所以把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确实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治资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把“三家分晋”当成春秋与战国的中间线,颇有一定道理,“三家分晋”确实可以作为春秋与战国分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春秋春秋时期诸国谋求的是争霸,战国时期诸国谋求的是统一。争霸意味着在一个旧体系内谋求最大的话语权,统一则企图对天下对土地和人口取得绝对的支配权。春秋时期的战争追求的是别国对自己的臣服,但轻易不会灭祀。比如晋楚之间的郑国多次被晋国或楚国攻击,但终春秋之世这个国家仍然存在。但战国时期的战争谋求的是赤裸裸对土地人口的追求,灭国是最终目标。还是那个郑国,在战国初年就直接士被三晋之一的韩国给灭掉了。
高强度的战争也给予了底层的士人,空前活跃的机会。灭国的危机让贵族放下了高高的架子和权力,贤人对国君的重要性超过了亲人,有才华的士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的士并不完全指底层贵族,更多是代指有才华而地位低微之人。士在战国时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某些士人甚至达到“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的地步。比如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三为秦相。
当时各国也以养士为风尚,最出名的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士为什么会发挥这样大的作用?因为士有才华有能力。然而从哪里突然冒出那么多有才华有能力却又身份低微的人呢?这就和起于春秋末的学术下移有关了。在夏商周时期长期实行的是“学在官府”,普通人是没有受教育的资格的。春秋末,孔子首先实施“有教无类”的原则,将贵族学的六经传授给普通人,扩大了教育范围。故孔夫子号称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所以,孔子又被称为“万世师表”。然而孔子只是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传播思想的工作。教育范围的扩张,社会秩序的崩溃带来了思想空前的大活跃。教师成为一种职业,带领一众弟子主张一种学说成为了一个学派,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能形成这种局面,和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生产力大变革有关。铁器开始被运用于生产,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各国的改革又逐渐地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从而发生变化,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也随之要求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口可以开始脱离生产,旧有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崩溃,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新的秩序的建立。
春秋呼唤霸主,战国呼唤统一。春秋向战国的转进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新的生产方式产生,教育范围扩大思想空前活跃。士作为新的势力登上历史舞台,新的社会秩序急待建立。各国君主在有才之士的辅佐下内施变法外兴兼并,争做统一天下的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