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东汉时期一大枭雄,甚至一度强横到操纵废立,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地步。然而这样一个兵强马壮,不可一世的霸主最后却死在自己亲信吕布的手里,曾经拥有的地盘和军队也被其他人瓜分殆尽,看起来像是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董卓真的有成为真正霸主的可能吗?
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入主朝廷的董卓
董卓从很早以前就不是那么听从东汉朝廷的话了。早在中平五年(188年)时,为了应对当时声势浩大的凉州叛军,朝廷任命董卓为前将军的副将,和左将军皇甫嵩一起,各率领两万人救援陈仓。此后,朝廷又征召董卓为少将,却被他以""士兵不肯让他离开,纷纷拦住他的车马。他不得不留下了安慰士兵""的理由拒绝,此时,朝廷都拿他没有办法,只能任其为之。
此后,在灵帝感受到了董卓带来的威胁,命令他做并州牧。一般来说,州牧不会再掌管军队,但董卓接受了任命,却依然不肯交出军队,仍然以""自己和士兵感情深厚""为理由抗拒朝廷。带兵前往并州的路途中,他还停在河东郡很长时间,观望各地局势,伺机而动。
当然,此时的董卓可能想的还是在乱世即将到来的情况下保住自己,最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仅仅在一年后,雒阳发生事变,何进被宦官所杀,朝廷大乱。此时董卓带兵前往北阳山,救下了当时的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此开始了他万人之上的生涯。
当时,他考虑到刘协比刘辩更加聪慧冷静,加之自己和抚养刘协的董太后是同姓,就希望刘协能登上皇位。从此,董卓开始密谋废立。
他先是掌握了大将军何进(已故)和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然后引诱吕布杀死当时的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并州的军队,从此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这个时候,雒阳(今洛阳)和身在雒阳的皇帝都成了董卓的掌中之物。
而被赋予反董厚望的袁绍又胆怯不敢公然和他敌对,从此,董卓掌握了堪称可怕的权力。当他和袁绍商议废立而遭阻止的时候,更是说出了""天下事岂不决我!""这样的狂妄之言。但是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董卓来说,这句话就是事实。
最终他成功立刘协为帝,掌控了整个朝廷,甚至几乎没有人能反对他,而胆敢站出来的卢植也不得不弃官逃亡。就连何太后不明不白被毒杀后,他也能阻止朝中之人祭奠。此时的刘协不过是坐在皇位上的傀儡,朝中大事皆取决于董卓。
这算不上他最鼎盛的时候,却是一切的开始。
烈火烹油下的危机
此时的董卓还显露出一点明君风范,招募士人,征召天下名士,连之前得罪过他的袁绍鲍信等人也既往不咎,授予他们太守的职位来寻求和解。
但是人的本性是无法隐藏的,很快,他就做出了在何太后下葬时偷窃汉灵帝墓中珍宝的事情,又大肆封禅自己的家人亲信,为一点小事活活打死扰龙宗、杀死何太后之母、掘何苗坟并戮尸、杀大司农周忠之死周晖。
至此,天下对董卓的容忍已经逼近极限,他那种以武力操纵政治,用屠刀推行命令的想法也开始受阻。何况,在他操纵废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得罪了刘辩背后的何氏宗族,且之后的行为更是让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缓和。而他所立的刘协亲族都是平民,政治上的力量完全不可能和何氏抗衡。
在他操纵废立的时候,刘协的势力薄弱是他的优点,但此时已经成为了弱点之一。
于是,包括何氏在内的关东贵族集团从此再也不可能和董卓合作了。而他原先出生的陇西贵族集团也不愿意支持这样一个嗜杀残暴的领袖,宁可自寻出路。
此外,董卓直接以武力干涉政治,甚至不惜破坏原有统治秩序的行为也让他从原本的士族身份转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军阀。这样一来,其他的士族也难以对他产生认同感。毕竟士族之间虽有竞争,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需要依附于一个完备稳定的秩序,而董卓的作为又在不断破坏秩序,伤害士族的根基。
这样一个人站在帝国的顶点,即使谨言慎行都难以全身而退,更何况董卓本人性格残暴,不断激化各方之间的矛盾。于是,表面看上去是烈火烹油的热闹场面,其实火都在董卓脚下,被他自己越烧越大,最终酿成了巨大的失败。
盛极而衰在此时
当然,危机也并不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的,此时的董卓还是如日中天的权奸。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进入了长安,故意让皇甫嵩跪着迎接他,以此羞辱这位老同事。
当时董卓的派头可以与皇帝相比,他坐着青盖金华车,仪仗堪比皇帝。所有的大臣贵族见到他的时候都要下车朝他下跪,董卓却连礼都不需要回。朝廷里的官员办事可以不和皇帝汇报,却一定要到董卓的太师府请示。而董卓的弟弟、侄子等等亲戚甚至于整个宗族几乎都做了朝廷的官。
而他本人可能并没有治理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长安执政的时候扰乱市场;泛滥刑杀,冤狱横生;在宴席上杀死投降的士兵恐吓客人;因为没谱的预言诬陷并杀死张温。此后矛盾被不断激化,伍孚曾经在荀攸等人的指挥下试图刺杀董卓,失败后还狠狠大骂他一场。
就连他手下的司徒王允都不愿意再服从他了,他说服了董卓的亲信兼义子吕布同意刺杀董卓。而董卓也正是死在吕布手里,仅有的愿意保护他的仆人也被吕布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