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秦朝灭亡时,赵佗南征百越的五十万秦军,为何不回来救援?

2022-10-28 07:41:57
A+ A-

众所周知,秦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力挽狂澜,一举灭掉了秦军主力。这里的秦军主力分别是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和章邯的二十万关中军。其中长城军在巨鹿被项羽击破;关中军则在章邯投降项羽后被坑杀。然而,这四十万人,其实并不是秦国的全部力量。因为在岭南,还屯驻着数十万秦军。


(相关资料图)

话说当年秦始皇扫平六国之后,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第一个是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上击破匈奴,并修筑长城,永驻北疆。直到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由主将王离率领,南下平乱。于巨鹿被项羽消灭。另一个则是由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进入岭南地区,平定百越部落。

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淮南子》

期间屠睢在押运军粮的路上中毒箭病亡,主将之位由任嚣接任。然而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国面临生死存亡危机,这南方的数十万大军并没有回师救援。而是封锁了出入通道,任由秦国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身为秦军,为何不救秦国?

对此,曾经大火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是这样解释的:说是秦始皇曾经给驻守岭南的将领赵佗留下过诏书,让他一定要为华夏守住这这南大门,无论中原发生任何变故,都不要回援。

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

这样的话,显然不靠谱,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眼界颇高,但也不至于连自己国家即将灭亡,也不要人家来救。如果秦朝灭亡了,那么守住这个南大门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而且秦始皇就算说也是对主帅任嚣说啊,赵佗当时只是一个副将。而平定岭南之后,任嚣才是南海郡尉长官,赵佗只是其治下的龙川县令,顶多也就是二把手。只是后来任嚣病死,赵佗在接管岭南。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如果秦始皇有这样一份"遗诏",赵佗断绝五岭通道,自立为南越国王时,为何不将其公布?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同时设立桂林郡和象郡

其实从功利角度来讲,赵佗他们之所以不回援,就是想搞割据。因为首先他们平定岭南之后,并没有回师,而是在这里驻守。长久经营之下,这里早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地盘,而且山高皇帝远,有着自立割据的想法并不奇怪。

再者,驻守这里的秦军,和北边的长城军不一样。长城兵团没有经济来源,要靠中央政府拨款,而赵佗在南越有根据地,而且任嚣死后他就是事实上的南越王,自然可以断开与中央的联系了。

而且岭南山高路远,与世隔绝,许多人来了其实就没打算回去。甚至于许多人都不是来自关中,而是就在就近的原六国土地上征发,以及原六国收编的降卒,他们对于秦国本身就没有多少感情。

换句话讲,赵佗的所谓几十万军队其实性质是属于驻屯军,战斗力是成问题的。初期进攻的时候可能战斗人员的比例还高一些。等到占领以后,战斗人员的数量就会下降,精锐部队除了少部分留下之外,大部分肯定都通过换防返回秦国"内地"了。留下的很大部分其实是屯垦的力量。这些人是要在当地扎根娶妻生子的,这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越明显。

来到岭南后,他们逐渐的与当地越人交流融合,而且秦始皇还南迁了大量的百姓,使得这里有他们生活的基础。十多年下来,许多人已经在这里生儿育女,安家立业。

"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

这帮人,从将到兵,其实来的时候就肩负着扎根当地殖民屯垦的使命,思想上本来就已经断了和内陆的联系。赵佗他们搞割据,有着群众基础。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岭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守住关隘,基本上就可以与世隔绝。而当中原起义爆发之后,天下大乱,秦国本身就是自身难保,更是无暇顾及岭南,所以赵佗才有了割据自立的机会。

而且就当时的情况,赵佗割据自立,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首先自己手中实力并不强,虽然号称五十万大军,但实际上传到自己手里已经所剩无多。首先南征百越时的战斗减员严重,比如《淮南子》就有记载,当初第一任主将屠睢战死那一次,秦军损失数十万,虽然后来有所补充,但难以保证之前的数量和质量。

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仗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责任编辑:bH_0530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