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古代的历史一直都有匈奴的记载。历史上,中原地区有独特的封建礼教的文化传承,中原地区之外的大草原上,也有着属于游牧民族的文化。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就是残暴而且低俗的,中原地区的人就十分的厌恶这些草原蛮子,认为他们没有文化,更没有礼教。
在北方草原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习俗是收继婚,就是父亲去世了的话,他的儿子可以娶她的老婆;兄长去世的话,他的弟弟可以娶她的妻子。
在中原人看来,收继婚是一种相当罪恶和野蛮的习俗。只有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才会不考虑身份和辈分的问题,实施所谓的收继婚。
人们常说,存在即合理,任何一个东西只要能传承下来,并且一直使用,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收继婚这个习俗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它跟中原文化有些差异,就对它全盘否定。看待一件事情,应该从多个方面,用相对冷静的方式去思考。其实,收继婚并没有那么荒唐。
根据《史记》记载:"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众妻。"若是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夏朝很早以前也是在实施收继婚制度。夏朝是史记中,我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收继婚也算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只不过中原人后来因为文明的不断发展,逐渐舍弃了这种习俗,而古匈奴人则一直传承了下来。匈奴人的收继婚习俗,能够一直延续下来,跟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匈奴属于游牧民族,他们散布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主要以部落为单位。匈奴部落内部联系紧密,但是部落与部落之间,却相当的疏远。
有时候,不同的部落之间,甚至还因为放牧和地盘等问题发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部落的男女,自然也就没有了频繁接触培养感情的机会。于是乎,内部择偶成了匈奴人的主流婚姻。期间,若是匈奴女子不幸丧夫成了寡妇,她只能转嫁给部落内部的其他男子,几乎没有办法离开部落,嫁给其他部落的男人。
对匈奴来说,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家庭的完整,有助于部落的长远发展。因此,匈奴人不愿意让丧偶的妇女守寡,只会想办法使之尽快改嫁。正因如此,匈奴才会一直保留着收继婚的习俗,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人认为,匈奴人除非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舍弃收继婚这种习俗。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