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七年,执掌军政大权的赵匡胤趁机逼迫少主退位,建立北宋。彼时中原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除去赵匡胤刚刚建立的宋朝之外,还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割据屹立。继后周少主之后,这些或强或弱的政权成为了赵匡胤横扫天下的最大障碍。马踏中原,总统纷乱时局,赵匡胤完成这项帝王壮举只用了短短十数年。作为一个建立不久的新兴政权来说,这已经可以称得上迅速了。赵匡胤之所以能平定天下,正确的战略布局在其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资料图片)
北宋建立后,征讨天下成了宋太祖赵匡胤迫切想要达成的愿望。他屡次与朝臣探讨征讨之策。大将张永德认为北汉兵力虽然较少但战力强悍,而且北汉还有一个强大的援军--契丹,并不适合作为首攻目标。北宋政权尚未稳固,百姓饥寒,百废待兴,另一名将张晖也认为此时以宋朝的经济实力并不足以支撑征讨北汉。听取了两名将领的建议,赵匡胤放下了攻打北汉的打算。他连夜冒雪拜访宰相赵普,经过赵普一番详细地利弊分析,赵匡胤认识到了攻打这些割据政权,必须要"先南后北",否则稍有不慎就将葬送了大宋的基业。经过赵匡胤与朝臣们的多次探讨,集众人之长,他提出了清扫天下的"先南后北"统一战略。
《东都事略》记载:" 中国自五代以来 , 兵连祸结 , 努藏空虚 。 必先取巴蜀 , 次及广南、江南, 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 接境, 若取之, 则契丹之患, 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 , 俟富 实则取之。"
由于为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制,"先南后北"战略考虑最多的因素就是经济实力因素。将领张晖最先与赵匡胤提出经济实力问题。但张晖只是看到了国家贫困的局面,作为一名军事将领却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然而赵匡胤却有着卓然不群的历史眼光,政治家的谋略以及嗅觉向来都是敏锐的。面对经济空虚的局面,赵匡胤选择征讨富庶的南汉、南唐等富庶的南方政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得到大片肥沃富庶的土地,还能将征讨得来的他国财产充盈国库,作为攻打下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
当北宋王朝在这些富庶的土地上站稳脚跟,百姓安定,国家富庶,就可以放心攻打北方的北汉政权。纵使有契丹来驰援北汉,北宋也有丰盈的经济基础与之抗衡。赵匡胤的这一战略方针暗合了"地运南迁"的历史发展趋势。尤其于经济方面而言,这举措与即将发生的经济重心南移不谋而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果然,赵匡胤率军攻打南方政权势如破竹。开宝八年,彻底占领南方。赵匡胤平定北方,天下归于北宋
经过多年的征战讨伐,北宋已经彻底占据了广大富庶的南方地区,此时距离一统中原只剩下北汉政权以及燕云十六州两地。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赵匡胤已经完全做好了攻打北汉战略准备。"先南后北"战略的最后一步近在眼前,赵匡胤任用潘美、崔彦进等人为主将亲征北汉。
北汉虽然国土不如江南诸国,但其强悍的战力、险要的战略位置以及契丹的庇护等有利条件使得北汉不易征讨,这也是赵匡胤制定"先南后北"政策的依据之一。攻打北汉的过程中,赵匡胤下令以攻为守,宁战死也不后退,最终围困北汉都城,两次劝降之下才使得北汉统治者刘继元投降,成功攻下北汉。自此以后,中原领土上再无可与北宋争锋的他国政权,除燕云十六州之外,中原土地尽数划入北宋管辖之下。赵匡胤的"先南后北"策略最终辅助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
《续资治通鉴长编 》记载 :" 臣下欲为太祖上尊号为" 广天应运一统太平圣 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 , 太祖 以北汉未平 , 幽燕未复, 不欲称 "一统太平",诏答不允。"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战略中却并不涵盖落入契丹之手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分属中原王朝领土,自后晋石敬瑭将这片广袤的土地割让给契丹之后。直到北宋建立,各色政权国家始终没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就连赵匡胤也将这片失地排除在战略部署之外,但赵匡胤这样做的原因并非放弃之意,赵匡胤对于燕云失地的收复问题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由此可见宋太祖赵匡胤对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始终铭记于心。之所以将燕云十六州排除在"先南后北"计划之外是因为燕云十六州长期处于契丹统治之下,这与铲除其他中原政权的性质并不相同。故而赵匡胤将燕云十六州的的收复事宜放在了最后,加之当时朝中许多臣子并不赞同赵匡胤冒险去契丹正面交锋,他别无选择。以北宋的实力来征讨契丹确实没有十成的把握,赵匡胤深知不能与之交战。故而企图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收回失地,可惜的是最后这一方式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总结
"先南后北"不仅仅是赵匡胤平定天下的战术策略,还是他在征战初期为北宋全体臣民勾勒出的北宋王朝的基本框架。它对于百姓而言是一份指日可待的期许,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当然,"先南后北"更为主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军事方面。它加速了赵匡胤横扫中原的速度,使得赵匡胤完成了后周等前代政权始终没能完成的历史任务。而"先南后北"战略的成功与赵匡胤个人独到的政治眼光以及优秀的军事才华是分不开的。赵匡胤筹划了"先南后北"战略,而"先南后北"战略也成就了赵匡胤。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六经三史官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欢迎评论分享转发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