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李渊曾想迁都避突厥,李世民:霍去病能打败匈奴,我也能干掉突厥

2023-02-19 20:34:10
A+ A-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享国289年的大唐王朝建立。

唐朝建国之初可还没有盛唐时期的威风,天下还未统一,内忧外患均有,新生的唐王朝考验重重。


(资料图)

唐朝用了四到五年时间,才基本扫平群雄,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天下。

因为在唐朝的北方边境,还有少数突厥势力支持的割据势力依旧在给唐朝捣乱,比如割据弘化、雕阴、延安等郡县的梁师都。

这股势力是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才被唐朝灭掉。

梁师都的势力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并不是因为有多么厉害,隋末的诸侯们,最让唐朝头疼的是瓦岗寨、洛阳王世充以及河北窦建德,梁师都比起他们弱小得多。

之所以暂时不动梁师都的势力,实际上是对梁师都背后的突厥有所忌惮。

唐朝之前的隋朝,在鼎盛时期也是压得突厥不敢造次,但隋末乱局给了突厥成长以及插手中原政局的机会。

当各路诸侯们一心扫平内部障碍时,谁还顾得上突厥?甚至不少势力都接受过突厥的帮助,其中就包括唐朝。

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建立前后,唐高祖李渊是有过用金钱收买突厥,向突厥称臣,以及向突厥借兵的行为的。

李渊于晋阳起兵前,曾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当时刘文静向突厥的始毕可汗承诺:“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

并且,李渊起兵时,“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就是把旗帜也改成突厥人认可的颜色,以表示对其臣服。

这当然不是因为李渊真想臣服于突厥,只是不想自己起兵时突厥人在背后捣乱罢了,用李渊自己话说就是“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

李渊私下和突厥的一番操作,换来了突厥派出两千骑兵助战,“始毕大喜,即遣将康鞘利领骑二千,随文静而至,又献马千匹。”

所以李渊从晋阳起兵,一直到夺占长安,一路是有突厥兵帮忙的。

唐朝建立后,因为要专心对抗隋末的那些诸侯们,唐朝对突厥的态度是能不惹就不惹,反正暂时也惹不起。

即使突厥经常派人来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唐朝也是尽量满足,如突厥“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尽管如此,突厥依旧在不停给唐朝找麻烦,除梁师都外,还有如刘武周、苑君璋、刘黑嚃等都接受突厥的资助,然后跟唐朝作战。

唐朝对此心知肚明,但又暂时无可奈何,天下未统一前没法跟突厥翻脸,即使到唐朝武德五年后,唐朝基本统一天下了,但国力没有恢复,依旧不能跟突厥翻脸。

而突厥却一而再再而三入侵唐朝边境,给新生的唐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搞得李渊一度差一点想迁都。

这事发生在唐朝武德七年,当年的六、七月间,突厥及其扶持的势力多次入侵唐朝边境,唐朝的代州、朔州、原州、陇州、并州等地都遭到袭扰,让唐朝无比头疼。

唐朝也无法准确判断突厥是要大打还是要小打,对于唐朝来说,最危险的是国都长安距离边境并不远。

而且,位于关中北部的延安一带的梁师都势力本就是突厥扶持的,突厥真要灭唐,以骑兵的速度,数日内就可抵达长安。

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给李渊上书,提出“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

李渊的态度是赞同,“上以为然”,然后他“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徒都之。”

李渊其实不是怕事的人,但当时唐朝正处于战后恢复期,确实无法跟突厥对抗,他迁都的想法也有很多人支持。

比如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都支持迁都,李渊的老伙伴、宰相裴寂也赞成迁都。

而站出来反对的是秦王李世民,他直接对李渊表示,唐朝刚建立,正是积攒威望的时候,如果突厥仅仅只是骚扰边境就吓得迁都,天下人会怎么看?

李世民还豪迈的表示,霍去病能打败匈奴,我也能干掉突厥,“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至于消灭突厥的时间,李世民说:“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

因为李世民的强烈反对和对敌不让的勇气,终于让李渊收回了想迁都的想法。

很难想象,如果唐朝武德七年时,唐朝迁都以避突厥,会对唐朝造成什么样的打击?

都城和皇帝的转移,对天下人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对一些暂时还没有真心臣服唐朝,有心反叛的人来说,却是极好的机会。

就好像隋炀帝杨广于隋朝大业十一年时在雁门被突厥围困后,第二年就赶紧跑到江都去了,然后烽烟四起,隋朝没两年就亡了。

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没有迁都,让唐朝只能暂时面临突厥人的压力,但抗住了压力的唐朝必将真正崛起。

李世民说用十年时间平定突厥,也不是在吹牛,甚至他都没用上十年。

在武德七年这次商议迁都的五年后,即贞观三年,李世民就出兵攻打东突厥,一举消灭了这个大敌。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责任编辑:bH_074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