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被骂了两千多年,因为人们把那场惨烈的失败归因于他的无能!可同样是失败,为什么没有人嘲笑乌江自刎的项羽,为什么没有人看不起败走麦城的关羽,却讥讽为了国家战死沙场的他呢?他背了两千年的黑锅!
当时,强大的秦国再次起兵来攻打他的赵国,赵国名将廉颇屡战屡败,只得坚守不出,让赵孝成王忧心忡忡。国难思良将,可是当年不畏强秦一举打败秦军的名将赵奢却已经不在人世!十年前,强大的秦国进攻韩国,韩国向赵国求救,赵国名将廉颇、乐乘都认为路远地狭不能出兵,只有名不见经传的赵奢挺身而出,率军一举击溃不可战胜的秦军,取得了瘀与之战的伟大胜利!
赵孝成王想到了赵奢的儿子赵括,虽然有人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但当年又有几人相信没有什么带兵经验的赵奢能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军呢?众臣都认为赵括不足以担当此任,但当年又有谁赞同赵奢率军出征呢?赵孝成王召来赵括,问他愿不愿意替换廉颇对抗秦军?赵括能说什么呢,即便他舍不得奢华安逸的悠闲生活,又怎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不为君王分忧?别说胜负未分,就是此去必定血染沙场,作为一名军人又怎能畏缩不前?
一上战场生死难料,赵括岂不知母亲和家人的担忧?但国家有难,每个人都当以身报国,又何惜生前身后之名?赵括率军出征了,他率领赵军勇猛进攻,取得了数场胜利,打得秦国不得不紧急调兵增援,甚至征召了只有十几岁的童子军。赵括之胜,振奋了军心,宽慰了君心。
遗憾的是,秦国偷偷将不败战神白起调到了前线。白起棋高一着,通过眼花缭乱的战略部署,将四十多万赵军分割包围,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括率军坚守四十余天,粮草断绝而援兵迟迟未到,四次组织突围均告失败。最后,赵括亲自率军突围,在血色残阳下、金戈铁马中,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不想中箭身亡!赵括战死,他身后的四十多万大军投降,被白起全部坑杀,赵国家家举丧、人人戴孝!
长平之战的后果是惨痛的,赵国丧失了四十多万精锐之师,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有与强秦对抗的能力。但长平之战的失败就完全是赵括的原因吗,一代名将廉颇都没法取胜、凭什么苛求少年赵括的失败?最应该承担责任的难道不是赵孝成王吗,如果不是他贪图上党之地,如果他不是错失了其他国家的救援,又何来长平之败?
其实我们不应嘲笑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也不应嘲笑赵括长平之败,诸葛亮隆中对策难道不是纸上谈兵吗,诸葛亮初出隆中不也是屡战屡败吗?其实我们更应该叹息赵括的不幸,他不幸在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是赵奢的儿子而被委以三军统帅与强秦决战,他不幸遇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独一无二从无败绩的一代战神白起。当然更不幸的是他成了赵孝成王战略失败的背锅侠,从为了国家战死疆场的英雄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反面典型,被嘲笑至今!一代英雄赵括,何其无奈,何其悲哀!更多内容,就在《一战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