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陈胜,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这些人为什么起义失败!其实都是因为目光短浅,只会打天下,不会治理天下,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完全是流寇行为,跟黑瞎子掰苞米一个性质,得一城池,就失去一城,最终为了争权夺利,内部还有内讧,还有很多叛徒,比如黄巢手下的朱温,最终灭了黄巢,也灭了大唐,朱温成了梁高祖!也终结了唐朝!陈胜吴广李自成也都是是目光短浅,打下城池,就知道分金银珠宝,以为自己已经夺取天下了,其实还有很多强势力威胁他们的军队,后来都失败了!朱元璋为什么成功,因为他知人善用,打下一城,就经营一城,最终把自己打下的城池连成一片,最终统一了中华
为何失败。他们的失败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除了历史的惯性之外,他们失败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建立起的利益团体。再就是未成事而腐败。败亡就是必然。历代农民起义中,首举起义的没有成功的,几乎是一个铁律。如秦末陈胜吴广,东汉末张角,清末洪秀全都是如此,首义都撼动当政者的根基,但却往往为他人作嫁衣裳。何以如此?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起义,他标志着历代普通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的开始。陈胜吴广起义的最大的政治宣传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预示和标志着贵族的时代即将过去,布衣卿相的时代已经来来临。这是一群不甘现状人们。这是一个不安分的时代、是有想法的农民,对财富和地位有着急切的渴求群体。"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见陈胜绝非一个安于现状的普通人,这在一群衣衫褴褛的戍边閭左中间是很难得的。可见陈胜却有"鸿鹄之志"。大泽乡起义敲响了大秦的丧钟,但最后陈胜最先覆灭。陈胜败亡的首要原因就是称王太早。成为众矢之的。低调,闷头发大财。要知道枪打出头鸟,张耳陈余在也曾建议陈胜不要过早称王,"愿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但陈胜不采纳不听,自立为王。再就是起事以后没有建立的的核心部队,没有谋略之士给陈胜谋划和战略指导,未成事而先腐败这是最关键的。就凭这一点就难成大事,没有成就天下的气象。最后就是对自己出身为耻,称王后,对于故人亲人陈胜的行为很差,结果是"诸故人皆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而且对大秦很轻视,认为自己必得天下。傲慢之心溢于言表。过度自我膨胀厉害。但陈胜起义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预示着大秦灭亡的必然。
张角,历史上,第一个以宗教力量作为起义指导组织,张角可以说是"邪头子"。匆忙起事,在起事中张角突然病逝,这场起事因为没有头目,哗然落败。陈胜等人失败的共同原因就是历史最终没有选择他们,同时类似于王朝循环的不可避免性,他们的失败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我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人物的标签化。提起农民起义,就会说到农民阶层的视野狭隘,耽于享乐等等,这并非不是事实,而是这种问题在宏观格局上和成败没有必然关系。
在以前的分析中,一些人往往会强调中国的农民起义最后鲜有成功的,都是被地主或官僚阶级摘了胜利的果实,这其实是不太靠谱的。因为大部分农民起义的首领,都不是农民。历史上12次大的农民起义中,农民出身的只有3人,而且都不是领头人物,在身份上属于五花八门的社会边缘人。一般来说,离普通民众最近的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在农民起义中占有很大的成分,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也有很大偶然性。
从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到张角苍天不死黄天当立,再到洪秀全利用宗教的外衣,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起义领袖的素质,或许会影响革命的过程,但实际上与最终结局没有直接的逻辑因果关系。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事,有时候历史就是如此无可奈何。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带来的大破坏与秩序混乱,恶性循环,往往使得民众更加凄苦,并没有什么方向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