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古代“雪花银”的真实模样:表面全是牙印污垢,别被老观念误导了

2023-03-30 05:41:38
A+ A-

古代“雪花银”的真实模样:表面全是牙印污垢,别被老观念误导了

从银本位制说起


【资料图】

世界历史上银本位制的出现要早于金本位制。在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欧洲,银本位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采铸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比价发生大幅波动,到19世纪,除中国等少数国家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银作为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汉代起白银就逐渐成为货币,到明代已经作为本位币,可以用于任何的交易支付。我国古人使用的白银计值标准是重量,即以白银重量单位“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所以有“银两”这一说法。

我们可以在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客栈里的伙计通过称重银子来给客人结算和找零。

银锭的出现

唐宋以来,金银,特别是白银在货币流通领域内作用迅速加大,民间和官府广泛使用白银,银锭应运而生。

宋时银锭大致分为三等,小者12.15两左右,中者25两左右,大者50两左右,形态也演变成束腰砝码型,锭身保留有铸造时留下的蜂窝状孔洞。细微差别在于,南宋至元朝的银锭文字较少,两端呈圆弧状,且多戳模砸印而成。北宋银锭文字较多,两端平直,文字凿刻而成;

银锭上的文字多用作记述以及取信之用,如记用途、铸地、年份、重量、制作者和监制者等。

“元宝”一词原曾经用于铜钱的称谓,如“得宜元宝”、“大历元宝”、“淳化元宝”等。元朝的银锭、金锭也称为“元宝”,有些银锭上还自铭“元宝”字样。“元宝”意为“元朝的宝货”,时间一久,“元宝”二字就成为金银锭,特别是后来两端起翅金银锭的俗称了。

银锭成色鉴定

银两的成色自古即不统一,清代以纹银为标准。所谓“纹银”是指白银铸成锭后,锭面上呈现出水波状的细丝纹路,又称“细丝”,是对品质优良的银子的一种通称。

因此,成锭的银子只有成色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被称为“纹银”或“足纹”。

清代的财政收支,统一都用纹银。支出方面,《清朝文献通考》记载“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以纹银”;收入方面,各地上缴的各种银两需熔铸成纹银,才准入库。

据光绪十七年(1891)印度造币局的测算,纹银的成色是935.374‰,这是一种假想的标准银,现实中并不存在,称为虚银两,但是实际流通的各种元宝(又称宝银),只有按此标准折算后,才能适当地表示出它的价值。

例如我们说某物“值银一两”,是指它的价值为纹银一两,即成色为935.374‰的一两银子,但实际上各地使用元宝的成色并非是这一标准,成色高的就需“加水”(申色),反之成色低的需要“补水”(贴色)。

道光以后,因冶铸技术有了大幅提高,所铸银锭的成色较以前的纹银高,但是因为传统的纹银成色标准已被社会普遍接受,所以,后铸的成色较高的银锭就需“加水”。

上海、天津、汉口等商业发达、银两使用频繁的地区,因交易双方无法核验银两成色,自清末光绪年间开始,一种代为鉴定银锭成色并保证重量的组织——“公估局”便应运而生。

银锭铸成后需送公估局鉴定,公估局的验色师全凭眼力及经验判断银色的高低,如有疑问,再穿穴勘验,或用锥击银锭关键部位,或听其声浪,便可判断银锭内部是否灌有铅、锡等杂物。

而在流通的过程中,因为金、银这两种金属都比较软,所以,人们在鉴别时,通常会用牙咬一下。因为被很多人咬过,所以银子上面都是牙印,看起来相当不美观,还容易藏污纳垢,所以很多银子看着就是脏兮兮的。

结语:

1910年,我国颁布了《币制条例》,宣布实行银本位制,但老百姓还是习惯使用“银两”,造成了实质上“银圆”和“银两”的混用。直到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宣布废“两”改“圆”,才真正实行了银圆流通。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废止了银本位制,银锭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责任编辑:bH_048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