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虎式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为军迷们津津乐道。只是有个问题很奇怪,1942年3月,虎式坦克闪亮登场时,装备倾斜装甲的苏联T-34/76坦克早已漫山遍野了。倾斜装甲比垂直装甲防护力好,技术也不复杂,为什么虎式仍然用落后的”垂直装甲“呢?
(资料图)
有些人说这是因为希特勒狂妄自大,胡乱指挥。他强调高大威猛的”德意志外形“,工程师们不敢违逆,再加上也不知道倾斜装甲的优点,所以才用了垂直装甲。
其实这事吧,并不能把锅扣工程师和希特勒身上。虎式选择垂直装甲,是有诸多原因的:
玛蒂尔达
一、“老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虎式虽然1942年中才出场,但其立项年代很早。1937年,陆军武器局便立项研制“VI号坦克”,命名为“突破战车”I型。自1932年起,德国先后研制了1~4号坦克,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受制于《凡尔赛条约》,再加上1929开始的全球大萧条,德国经济很差,顾不上重型坦克研发。
二战爆发后,德军横扫西欧,3号、4号坦克一路疾驰,所向披靡。直到入侵法国,遇到皮糙肉厚的“玛蒂尔达”、“查理B1”坦克,才发现3号、4号火力不足,只能用88高炮平射摧毁。
KV-2
苏德开战后,KV-2坦克同样让德军恼火。一辆KV-2就能在桥头阻拦一个德国步兵师两天两夜。再加上T34/76坦克的刺激,德军对重型坦克的需求空前高涨起来。
VK3601(H) 小虎式
亨舍尔公司循序渐进,在前期车型的基础上,从VK3001(H)——VK3601(H)——VK4501(H)一路放大加强。直到1941年VK4501(H)竞标重坦成功,成为虎式坦克的原型。
虎式坦克是从30年代开始的“重型坦克计划”的产物,与3号、4号结构上一脉相承,看起来像4号坦克的放大版。早期设计时,坦克装甲的主流就是垂直的,虎式也自然延续下来。只是拖拖拉拉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VK4501(H)虎式原型
二、变速箱前置结构。
1、虎式坦克采用发动机后置,变速箱前置结构。前置的变速箱使虎式坦克很难改装倾斜装甲。因为倾角太小了没用。想改大倾角,就要重新调整悬挂、变速箱的位置,其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一辆坦克。
变速箱与传动轴
2、虎式坦克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有一根传动轴,抬高了坦克高度。它的火线高度比T-34高了近1米,需要防护的面积更大。
四、虎式坦克作战理念的需要。
德国坦克数量少,走的是精兵路线,它没有苏联、美国制造“坦克海”的天量资源,也无力保障补给。虎式坦克经常以一对多,还要保持优势,这需要很多装备的支持。
1、88炮体积已经不小,为了射击稳定性、精确性,还要安装各种观瞄设备。
2、为了应对坦克海,虎式坦克携带87枚炮弹,4500-5700发机枪子弹,比其他坦克多不少。
3、德军身形大,空间太小坐不下5名坦克兵。苏军坦克空间小,只能选择身材矮小的士兵,驾驶员甚至要躺着开坦克。
4、德军坦克要连续进攻,作战时间很长,空间太小士兵很容易疲劳。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大空间支持。可倾斜装甲恰恰浪费空间惊人,所以在垂直装甲够用的情况下,德国并不急于更换倾斜装甲。
五、”倾斜虎“方案。
直到1944年,面对IS-2M、T-34/85坦克的强大火力,垂直装甲已不堪重任。德国后期被盟军狂轰滥炸,缺少稀有金属,再也生产不出高品质的装甲板,只能表面渗碳硬化。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开始选择使用倾斜装甲。
亨舍尔公司重新设计了,使用倾斜装甲的VK4502(H)“倾斜虎”方案,但军方没有被接受。德军最终选择了更优秀的 VK4503(H)方案,也就是后来的“虎王”坦克。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虎式坦克才选择了垂直装甲,并一直用到结束。总之,一件武器的配置与它所处的时代和战场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与设计师的无知、希特勒的自大并无绝对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