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全球快播:耳背传令兵听错号令,错把撤军听成进军,后一万人马灭掉1个国家

2023-03-10 17:52:37
A+ A-

观古今看世界


(资料图片)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计其数,如项羽率领的巨鹿之战、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等,其中桓温西征灭汉之战,也是一次著名的少胜胜多之战。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他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噪。他三次派兵北伐,赢得了无数次战役的胜利。

桓温北伐

他是一个不愿意当大臣的人,因为手中握有军事权力,而皇帝实力堪忧,无力收复中原。因此他一直有着篡夺帝王之位的想法。不幸的是,朝廷官员拥有强大的权力,支持皇帝的官员数量不可小觑,最终以失败告终。

宁康元年(373)二月,桓温带兵入朝,拜谒皇陵。当时,京城中四散流言,说他入京的根本目的是要诛除王谢、从而颠覆晋朝。朝廷上命令谢安带领他们百官员到新亭(现在南京的西部)迎接。

不久,桓温病倒了,回到了姑孰。他只在京都呆了14天。回到古蜀后,病情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享年62岁。

桓温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桓温西征灭成汉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桓温率领一万大军到了敌人的首都,但他没有料到对方会把几乎所有的军队都聚集起来。

所以桓温认为他打不赢,因此他对信使说:"敌人太猛了,撤退!"但是那耳背的信使听错了命令,把撤退听成了前进。于是信使敲着行进的鼓声,当桓温听到进攻的命令时,他一下子愣住了。

正当他想迅速撤退时,他发现虽然敌人很多,但他们的战斗力却非常弱。因此战役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胜利,桓温用一万人的兵力摧毁了成汉。成汉的军队比桓温军数量多上几倍,为什么桓温军还能打赢这场仗?

桓温北伐示意图

事实上,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桓温虽然有一支小规模的军队,但这个队伍是精锐部队,而且大部分士兵都可以打仗。另一方面,因为它是一个对面的小国,虽然它有大量的军队,但它没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因此将会输掉这场战斗,甚至国家覆灭。就这样,桓温西征川蜀之地取得了戏剧性的胜利。

纵观桓温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史书记载,不惧怕遗臭千年的人,行事十分谨慎。他一直高度赞成北伐,以保持政治优势,但他自却一直保持在谨慎的状态,只不过是引而不发,也没有鲁莽行事。

他处心积虑地消灭了他的对手,但总体上他没有诉诸战争。相反,他认为北伐需要一步一步来行动,打好稳稳的算盘。西征战役也是如此。如果传令的士兵没有下达错误的命令,恐怕他也不会这么快就拿下蜀国。

实际上,历史学家对于桓温有不同的看法,此人也是颇富争议的。

首先,争论主要是基于对晋室家族的不忠诚和对桓温个人野心的谴责。《晋书》,内有桓温、王敦二人传记,其中就持上述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一直以来也在主导着历史圈。

桓温: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骂名千载

第二,主要从民族斗争的角度进行论述,无论对晋朝的态度如何,都十分重视对桓温北伐成就的褒扬。现在许多学者持有这种观点。

第三,据信桓温利用北伐作为篡夺北伐所提升的权力和威望的手段。因此不会竭尽全力投身北伐,也不打算长期留在中原。

也就是说,桓温的政治野心限制了他的北伐,使北伐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此外,在北方民族关系混乱的时候,民族崛起的浪潮接踵而至,新的民族力量层出不穷。所以,任何北伐的结果都不能巩固,桓温的北伐也是如此。

因此桓温的北伐意义有限。从战略上讲,它只能起到化进攻为防御的作用,限制混乱的民族斗争向北方蔓延,防止其向江东蔓延。

从战略上讲,如果交战一方根本没有进攻能力,就很难防守。然而,就战略地位的发挥和北伐的行动的坚决来看,桓温的北伐不能与祖逖的北伐无法相提并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北岸的木子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bH_056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