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每日头条!为什么古人老是喜欢打哑谜?是因为他们喜欢显摆吗?

2023-03-09 20:56:20
A+ A-


【资料图】

我们看历史剧的时候都发现一个现象,古人总是喜欢打哑谜,用来显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曹操和杨修就有很多类似的故事。

比如有一次曹操家在装修,院子里的门安装好以后就请曹操过来验收,没想到曹操仔细看了一会后什么都没说,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装修工人都没搞明白啥意思,杨修看到后就让工人将门拆掉并且改小一些。工人很好奇就询问杨修到底怎么回事,杨修也很光棍,就给他们普及了这个知识点。原来在门上写个活字,活加上门就是阔字,曹操的意思就是门太大了,需要改小点。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在自己的桌案上放了一盒进口点心,而杨修看到后就直接拿来分着吃了。曹操知道后就问他,为什么不经允许就把自己的进口货给吃了呢?原来是杨修看到包装盒上写着“一合酥”,把字拆开不就是一人一口酥吗?曹操也拿他没办法,就只能将这事作罢。

我们看到这些事是不是感觉曹操也好,杨修也好都喜欢打哑谜?为什么总是喜欢用学问来显摆呢?还有就是古人喜欢试探,比如张良的故事。有次张良遇到一个老者坐在桥上,老者将鞋扔到了河里叫张良帮他捡上来,张良一听觉得这是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就帮他捡上来了。没想到这还不算,老者直接就让张良帮他穿鞋子。张良想着这雷锋也学了就索性好人做到底吧,帮一个老人穿鞋怎么也不算丢人。老者见到张良这么听话还真来劲了,就告诉张良五天后早上来这找他。张良一听就知道好事来了,说不定就是亿万富豪要招上门女婿,反正自己也不亏就答应了。后来又经过几次试探,张良终于被老者收为弟子,成就了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实力。

为什么古人喜欢装神秘,喜欢显摆学问呢?为了增加就业率是一个愿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古代学习知识确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们听过很多古人学习的故事都是非常困难的,什么孟母三迁,什么凿壁偷光,都是形容古人学习难度的故事。在古代知识都是掌握在贵族手中的,也就是后来说的士族。这是一个封闭群体,那时候可不是谁都能求学的,士农工商将他们分割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在隋代以前,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时,知识几乎都掌握在士族阶级手中。科举制度前实行的是察举制,也就是说有官员或者贵族向朝廷举荐或者由朝廷派人去寻找,但最终都是需要走一个察举流程的。所以这种可以直接进入古代官场的机会不可能会全民普及,贵族阶级都会进行知识垄断。

到了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虽然有了公平的考试权利,可是如果垄断学习的机会仍然可以控制朝堂,这就造成了古代求学很难的现象。这么看来,古人显摆自己的学问也无可厚非啊,并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让对人知道自己也是饱学之士,如果要招聘就赶紧滴,不要磨磨唧唧了。比如曹操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想体现自己学历很高,而是为了显示领导者的神秘感,我就是不明着说,看你们能猜出来吗?杨修呢,这货如果在现代职场也混不下去,在古代被砍头,在现代会被开除,这货完全不给领导面子而且急于表现自己,就差直接跟曹老板说,你看我多聪明多能干,赶快升职加薪吧。

在古代的读书人都有这个毛病,原因当然不是为了显摆这种恶趣味。其实古代的就业比我们难多了,工作岗位很少,如果没找到好老板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头。诸葛亮为了寻找一个好老板并且还得让老板看得上自己,设计了很多环节。这种设计让刘备舔着脸找他很多次,三顾茅庐的故事就这么来的。所谓三顾,在古代并不是拜访三次的意思,而是多次拜访,这种耍大牌的行为在古代还是非常有用的,最终他也成功的成为了刘备集团的CEO。

自从诸葛亮应聘成功后,后世的士人都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认为这是文化人的最高境界,非常享受那种考验老板,显摆学问,再扮猪吃老虎力挽狂澜的戏码。还都喜欢张良那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狗血桥段。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古代就业真的很难。

责任编辑:bH_0467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