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驾崩前,从未公开宣布过,要将皇位传给雍正。直到他去世,雍正才拿着康熙的遗诏,宣布自己是继承人。毫无疑问,雍正是九子夺嫡的胜利者。
康熙如果早就属意雍正,为何不早立其为太子,避免九子夺嫡的发生呢?如果康熙早立雍正为太子,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避免了其他皇子继续手足相残,第二避免雍正被后世猜疑,说他是篡改遗诏。
那么康熙为什么没这样做呢?
【资料图】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九子夺嫡的序幕是何时拉开的呢?是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而当时康熙虽然废掉了太子胤礽,实则在他的心中,还是最看重胤礽。
胤礽是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嫡子,康熙与孝诚仁皇后伉俪情深,自皇后去世以来,康熙很长时间无法消化悲痛之情,他便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儿子胤礽身上。所以当他第一次废掉胤礽后,心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舍。
可是有很多人不明就里,甚至一时间纷纷站出来,想要拥护其他皇子为太子。而众位皇子也以为迎来机会,于是九子夺嫡拉开序幕。
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康熙心中的继承人,还不是雍正,他自然不会立其为太子了。因此当他属意雍正的时候,九子夺嫡已然展开,就算提前立其为太子,也避免不了事件的发生。
但是康熙如果提前册立雍正,就算避免不了九子夺嫡的发生,至少也能避免雍正被误会,为何他不这样做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为了保护雍正
康熙最讨厌两件事,一是结党营私,二是手足相残。
他生胤礽的气,有部分原因是当时皇十八子生病,而胤礽作为兄长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展现出兄弟之情。他不满八阿哥胤禩,也是因为废掉胤礽后,群臣提议立其为太子,康熙则认定胤禩结党营私,同时对兄弟落井下石。
他眼见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储位手足相残,已经对很多人失望。虽说胤礽最终的结局,是他咎由自取,但康熙过早册立了他,也为他树立了很多政敌。康熙即使心中有气,也知道这样做的弊端。
所以他属意雍正之后,并未马上心急地立为太子,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他,避免为他树立政敌。
第二、立不立意义不大
即使康熙没有正式册封,他也通过事实表达,自己是属意雍正的。康熙六十年,雍正奉命前往盛京祭祖,回来后又奉命代替康熙去祭天。能够代替皇帝去祭天,这是太子才有的资格。
而康熙将这些事交给雍正办,也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在康熙晚年,雍正由于多次代办政务,从而学到了很多处理政事的本事。他多次随从巡幸,对中国主要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也有了较深的了解。这一切,都对雍正未来执政,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所以说在康熙心中,早已将他看作是继承人,而康熙这样重用雍正,他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就算没有正式册立太子,大家对最终人选也心照不宣。
或许在康熙临终前,已经想好了第二天要公布继承人,谁知他没有熬过那一晚,就匆匆离世了。雍正没有办法,为了避免别人趁机夺位,只能自己赶快宣布遗诏,结果却为自己招来非议。
于是就有了雍正篡位的说法,什么篡改遗诏,毒杀康熙越传越真。但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且不说本身漏洞百出,就凭康熙生前对雍正的重用,就足以证明,他早已属意雍正了。
康熙没有提早立雍正为太子,自然是有他的考量,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怀疑雍正继位的真实性。而出于九子夺嫡的教训,雍正即位后,便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他也于雍正元年,通过此制度,册立了皇四子弘历为太子。
(参考文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