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战史,希特勒是个避不开的人物。用我国著名战略学者钮先钟的话说,希特勒是个怪杰。
这位怪杰的想法有时候非常高明,譬如进军莱茵兰时的力排众议,譬如苏台德危机中的过人手腕;譬如对曼斯坦因元帅的慧眼识珠,希特勒绝非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个幸运的庸才。
然而,他的想法有时候又非常不合理,缺乏最基本的现实考量与必要的灵活性,譬如他在法国战役之后的战略抉择。
【资料图】
复述历史是最无聊的事,今天,各位读者老爷不妨与龙马君一起来次思想实验,评析希特勒在法国战役之后的战略失误,并为他寻找一条更切实可行的取胜之路。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本文将只涉及战略问题,也请各位读者老爷将讨论范围限定在战略范围之内。
一、希特勒的总体战略
很多读者老爷误认为希特勒的目标是征服世界,这当然是错误的,希特勒是狂人,但不是疯子,他的目标是有限的,当然,即使有限也相当具有挑战性:建立一个覆盖德奥与俄国之间整个区域的大德意志国家,进而获得欧洲的霸权。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面对两个主要敌人。
一是法国,在凡尔赛羞辱德国之后,这个国家对德国的强大怀有深深的恐惧,因此,它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囚禁德国的牢笼,德国周边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成了它的盟国,不打破这个牢笼,德意志就无法呼吸。
二是俄国,这个拥有2240万平方公里领土以及2亿人口的庞然大物,仅仅存在就是对德国的威胁,更别说它在各方面都与德国有着巨大的鸿沟。
希特勒的战略也就围绕这两大敌人展开:
最迟在1925年,他就形成了一个基本战略构想:
占领并征服俄国作为德国的生存空间,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先打败法国。
这一战略本身并无问题,对地缘政治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德国地处中欧,位于法国和俄国两大强邻之间,两线作战必须竭力避免。而在两国之中,俄国巨大的战略纵深和恶劣的气候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噩梦,因此,战略纵深较浅的法国更适合作为首先解决的目标。
但是,仅有这一总体战略是明显不够的,在战胜法国之后,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战略抉择。
二、英国的定位:敌人还是盟友?
在法国战役的准备阶段,德军并没有制定攻击英国的计划。在希特勒的战略中,英国是被设定成一个盟友,或者说,至少是一个善意的中立者。
希特勒有此种想法,原因不难解释:
从政治上,德国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并不重合,既然德国善意地容许英国拥抱海洋,那英国也应承认德国控制欧陆的事实,缔结和约似乎并不是难事。
从军事上,鉴于英国强大的海军优势,英伦登陆作战势必风险极高,前期累积的巨大声誉已使得希特勒沽名钓誉,不敢做如此冒险。
最后一点是希特勒的个人原因,像那个时代的很多德国人一样,希特勒对英国抱有天生的好感与敬畏。
后来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不论希特勒如何威吓示好,英国就是不愿议和,希特勒被拖进了一场不情愿的、无法终结的对英战争。数年之后,英国更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军事基地,成为了盟军反攻欧陆的前沿堡垒。
事后来看,毫无疑问,希特勒是应该在法国战役之后立即遂行渡海登陆作战的。
当时英国的陆军已经崩溃,面向法国的海岸几乎没有任何有组织的部署,除了海军,英国可以说是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如果德国的空军优势能在海峡区域部分抵消英国的海军优势,德军是有相当概率取得成功的。
在1940年到1941年的整整一年间,希特勒始终犹豫不决,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导致机遇逐渐丧失。如果希特勒一开始即有通盘的计划和冒险的决心,而不是过于理想化的考虑英国的态度,相信历史是会有大的不同的。
三、法国的歧途:合作还是占领?
打败法国之后,并不是法国问题的结束,而是法国问题的开始。
希特勒显然并不理解克伦威尔的名言:一个人并不真正占有他仅仅通过武力占有的东西。他认为既然打败了法国,那法国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可以肆意宰割。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他先是把一战中德法签订停战协定的福煦车厢从博物馆中拉了出来重新利用,狠狠羞辱了法国。
紧接着又把法国60%的本土划为占领区,使得绝大多数的法国人成为了亡国奴。
如此,希特勒便把法国彻底推到了他的对立面,甚至把整个欧洲都推到了他的对立面。
其实,参考美国战后对日本和德国的做法,希特勒当时完全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在欧洲建立罗马式的同盟体系。
在共和国时代,罗马征服某个拉丁城邦后,并不是把它并入罗马,而是与它缔结宽容的和约,建立亲罗马的政府,建造连接罗马的大道。
罗马对征服的城邦不征税、不欺压、不干涉,并且成为它的保护人,作为交换,这个城邦必须在外交上服从罗马,并在战时向罗马提供军队。
罗马之所以采取这种同盟体系,在于罗马共和国的力量并不足以直接控制它所征服的土地,他需要大量的合作者。这种同盟体系的优势也显而易见:成本非常低。
德国其实就相当于欧洲的罗马,虽然军事上无可匹敌,但是并不足以直接控制所有占领区域,即使直接控制,也将大大消耗德国的力量。
我们来看一组征俄战争发动时德国的部队分布:
1941年6月,德军共有205个师的兵力,其中,西欧38个师,挪威12个师,丹麦1个师,巴尔干7个师,北非2个师。在征俄战争中所能动用的兵力也就只剩下了145个师。
大量的兵力被用在占领区的控制上,是征俄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940年,光辉万丈的希特勒完全可以以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姿态与法国缔结一份宽容的和约,然后与法国一起召集欧洲和平会议,建立一个防卫和经济一体化的欧洲联盟,从而同时实现德国的霸权与欧洲的和平。当然,这一霸权是受到限制的,德国必须将法国作为合作者并与之分享霸权,并尽量保障其他小国的利益。
以当时希特勒的地位,做到这点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如此,欧盟可能就要早50多年成立,而且是一个没有经过二战摧残的将美国影响完全排除在外的德国主导的强大的欧盟。
这是查理曼时代以来所有德国政治家的梦想。
四、征俄战争:是否操之过切?
征俄战争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巨大错误。错误的不是征俄战争本身,而是时机。
在打败法国之后,德国已经基本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从此,时间站在了德国一边,希特勒其实并没有立即消除俄国威胁的紧迫需要。
对被占领地区的控制仍占用德军大量兵力,重整欧洲的秩序需要时间,俄国仍然扮演着忠实可靠的善意中立者的角色,直到巴巴罗萨行动发起之时,它还在向德国提供着粮食和原材料。
俄国的实力也明显被低估了,就算没有被低估,即使德军能顺利按照计划拿下莫斯科,鉴于这个国家巨大的人口和空间潜力,也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如果不能结束战争,那希特勒就要在东西方同时维持两条漫长的战线,加上对征服地区的占领,这实在是个过于沉重的负担。
关键是,这毫无必要,完全可以等待一个远较合适的时机,如果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等待下一代人来完成,那时征俄的可能就是经过整合的欧洲联军。
然而,希特勒并没有。在决定取消对英国的登陆战之后,他紧接着就开始筹划征俄战争。
希特勒似乎明显缺乏构筑一个千年帝国应有的耐心,但这么看问题的话,又似乎太低估希特勒了。
这或许要从希特勒独特的使命感上找原因。
在与好友波曼的聊天中,他说:
“糟糕的是,我必须在一个人的短暂一生中完成一切,其他人拥有无限的时间,而我却只有可怜的几年时间。其他人知道他们有接班人。”
1939年11月23日,在敦促国防军加快制定进攻西线的计划时,他又说道:
“作为最后一个因素,我必须提及我本人不可替代。即没有一位军人也没有一个文职官员能够替代我。刺杀行动可能再次发生,帝国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我,我将就此行动。”
在与波曼的另一次聊天中,他又说道:
“我是欧洲的最后机会。”
希特勒并非不知道1941年对于征俄来说不是个合适的时机,他只是偏执的将德国的命运完全附属于他自身的命运,而他明显又对个人的命运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如他所说,刺杀行动可能再次发生,因此,他必须尽快实施他的所有战略。
在他的观念中,如果他不在了,德国再无机会。欧洲也再无机会。
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
五、结语:目标曾如此唾手可得
希特勒是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不管怎样,他的战略抉择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他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而这样的欧洲势必继续维持世界的统治地位。而他的战略抉择却造成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德国分裂了,甚至一度丧失国家主权;欧洲的殖民帝国彻底瓦解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沦为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庸。
希特勒就好像一个拳手,他向着目标打出了拼尽全力的一击,却打偏了,造就了一个完全让他无法接受的欧洲。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1940年,他是多么接近那个目标,或许是自查理曼以来最接近那个目标的欧洲政治家。
也许,正如他所说,他是欧洲的最后机会。
然而,也是他亲手摧毁了那个机会。
欢迎关注,与龙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参考资料:《二战回顾与省思》《解读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古德里安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