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穿着打补丁的“破衣服”上朝?这应该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堂堂天子怎么可能穿着打补丁衣服上朝,在穷也不能穷了皇帝;但在清朝时候就真的出现了一位,他就是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的道光皇帝。
道光,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嘉庆的第二子;道光在位期间,政绩虽然不怎么样,但却是一个著名的“俭朴”皇帝。
【资料图】
道光即位后不久,就开始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要说在平时的话,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内宫转悠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还穿着这些打补丁的衣服上朝,也不顾堂堂天子的形象。
当然,道光表现出来的节俭基本上并不是单纯的作秀;当年还没有继位的时候,他的父亲嘉庆就曾经这样评价过他:“旻宁性质朴,不奢华”,这句话说得应该还算是比较实在的,纵观清朝的皇帝,应该没有哪一个比道光还节俭了。
道光首先从后宫的伙食入手,规定“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把平时顿顿山珍海味的伙食瞬间改成了几道家常小菜,不知道那些三妻四妾受不受得了。据说,道光的皇后过生日时候,竟然只用一碗卤面招待大伙儿,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史书上对道光有这样的记载“衣非三浣不易”,意思就是说道光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衣服破也不舍得扔,补补继续穿;于是,道光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朝讨论国事,大臣们的眼光也是很犀利的,看到天子都穿打补丁的衣服,文武大臣们也将本来好好的官服打上几个补丁。
因此,大臣们也不敢穿新衣服上朝,朝堂上比的是谁的衣服最旧、最破;想象一下,高高在上的天子穿着打补丁衣服坐在朝堂正中,下面的大臣个个衣衫褴褛,犹如难民营一般;纵观历史长河,道光这一出真的是“奇货可居”。
其实,道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天下打造成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御制声色货利谕》就是道光的大手笔,里面主要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节约”,文件下发到全国各地,各级官员都认真贯彻,深入研究体会,但真正落实是少之又少,做做表面工作,该腐败还是继续腐败,全国上下估计真正做到的也就道光一人了。
道光的清廉勤俭不能被否认,但这么做却没有给国家真正带来利益,而是带来了“平庸”,在道光统治年间,全国上下没有出现真正有才能的文臣武将、能工巧手等等;而这期间,腐败程度远超前朝,官员、军人吸食鸦片比比皆是。
最终,道光节俭美德,成了天子和大臣们上演的一场默契程度极高的闹剧,而真正入戏的,只有道光自己一人,其他的都是走过场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