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已经逐渐接近尾声了,在整个播放过程中,有中途选择弃剧的观众,也有一直坚持至今的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类作者,这部剧自然在我的关注范围,但当我关注得越多,就渐渐明白有些观众,为什么会选择中途弃剧了。
朱瞻基下线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朱祁镇了。而朱祁镇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发生,是很重要的历史事件,所以剧情一定会呈现。如今,也已经发展到这里了。
说起土木堡之变,最核心的人物有四个:主人公朱祁镇,怂恿朱祁镇亲征的王振,临危受命的朱祁钰,以及忠心护国的于谦。如果该剧要呈现于谦多么神勇,或是朱祁钰多么有领导能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大明风华》的重点,放在了孙若微身上。
(资料图)
剧中也先送来战书,孙若微看到后怒火中烧,当场痛骂了也先一番。最后,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穿上盔甲,准备亲自出征与也先一战。在出征前,她还豪言壮语了一番,令军中士气大涨。就连也先,都被她的霸气震撼到了。
别说历史上,孙太后根本没有出征过,就是纵观整个明朝,都找不出亲征过的皇太后。此前朱祁镇要出征,孙若微曾出面阻止,如今她自己也这样做,那和“不成熟”的朱祁镇有何区别。
不过本剧原本就叫《大明皇妃·孙若微传》,谁让她有女主光环呢?为了突出她,本剧已经不惜黑化张太后和胡皇后了,所以让她出征拯救大明,自然是“理所当然”。
笔者可以尽力说服自己,本剧是为了突出女主角,才将孙若微表现得如此强大,但另一件事,我就无法理解了。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徐有贞提出南迁,结果被于谦狠狠训斥了一番。历史上确有这段过程,史书记载:“珵大言曰:‘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徐珵就是徐有贞原来的名字。
于谦听到他提议南迁,愤怒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这一段自然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之后,孙若微就询问三杨的意见,三杨表示朝中大臣可以南迁,但部队必须留下来抗敌。于是,孙若微去劝说张妍南迁。
三杨自然就是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位老臣,而张妍的历史原型,就是朱瞻基的生母张太后。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历史上,这几人都早已去世。而在《大明风华》中,张太后和三杨都还活着。
在历史上,杨荣病逝于正统五年,张太后逝于正统七年,杨士奇逝于正统九年,杨溥逝于正统十一年。不管其中哪一位,都在土木堡之变之前就去世了。然而剧中四人都活得好好的,已是太皇太后的张妍,还傲娇地说了一句:“瓦剌兵要是来了,我就死给他们看。”
张太后实实在在被黑得不轻,其实历史上的她,堪称“女中尧舜”。朱瞻基驾崩时,朝中流言四起,有传言说要立襄王为帝,是张太后指着朱祁镇说:“此乃新天子也。”才平息了流言,也确保朱祁镇顺利登了基。
她还在世的时候,王振虽然得宠,却也不敢擅权。如果她真的能活到正统十四年,我想朱祁镇也不敢贸然亲征了,王振的地位也不会那么高。
本剧好像除了明朝皇帝,寿命比较短之外,貌似其他人寿命都挺长的。除了张太后和三杨活到了土木堡之变,胡善祥命也挺长的。
且不说历史上的胡善祥,是一位贤后,而在剧中变得心狠手辣、满腹心计。就连胡皇后的结局,都发生了变化。历史上的胡皇后被废以后,受到张太后的善待,张太后去世的第二年,胡善祥也去世了。
可该剧胡善祥活到了最后,据说等到孙若微死后,胡善祥还为她守灵三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坏人活千年”吗?怪不得有人说,自朱棣下线那一刻起,这部剧就算是结束了。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