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年九月,朱元璋率领人马攻打集庆之时,他的妻子马氏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生下了他的长子朱标。
听到儿子出生的消息后,28岁的朱元璋高兴万分,他当即在附近的山上刻下了8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资料图片)
朱元璋并不是情绪容易流露于外的性格,他有这样的举动,显然是内心的欢喜实在是难以抑制。
有了儿子的朱元璋很快就表现出作为称职老父亲的一面。
朱元璋在十分贫困的家庭中出生、长大,十几岁时他就先后承受了父母、大哥离世的痛苦,为了生活,又不得不离开仅有的几位亲人,独自在外艰苦谋生。早年承受的这些痛苦,让朱元璋格外珍视亲情,所以他不仅和妻子马氏的感情极好,对长子朱标也有很深的感情,对他的成长和培养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360年,朱标刚6岁的时候,朱元璋就为他选定当时的大儒宋濂担任启蒙老师。
宋濂不仅有很深的儒学素养,他的诗词文章也都写得很好,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宋濂的教导下,朱标熟读《诗经》、《尚书》、《礼记》等经典,这些对他的性格养成、提高文化素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虽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但是在他心里,立嫡、立长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朱标毫无悬念地被立为世子。和其他兄弟相比,朱标始终深得朱元璋的厚爱。
朱标也的确没让朱元璋失望,他性格敦厚,温文儒雅,完全是朱元璋所期待的样子,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十分满意。
朱元璋虽然自己读书不多,但是对于如何教导儿子成才、如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却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担心优越的家庭环境会让朱标习惯于安乐,不利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于是就经常引导朱标多去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以培养他勤俭的习惯,能够成为“守成”的君主。
1367年,朱元璋安排13岁的朱标回老家临濠祭拜祖墓。临行之时,朱元璋对朱标谆谆教诲,让他沿途之上要注意好好观察、仔细体会百姓生计的艰难;回到故乡后要认真拜访当地父老,以能体会自己当年创业的艰难。
朱标严格遵从父亲的教导,路过太平时,他还特地去拜访陈迪,赐给当年的恩人白金五十两。
朱标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可以说,从朱标出生那一刻起,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这父子二人的感情都堪称历代皇室家族父慈子孝的典范。
1368年,朱元璋即位,朱标被立为太子。
如果朱标按照父亲的培养方案顺利即位,他显然会完美地实现父亲的期望,除了比父亲仁慈之外,他绝对不会让朱元璋的期待落空。
朱标成为太子后,朱元璋更加注重对他的培养,几乎朝廷官员的半个班底都被朱元璋拱手送到了朱标面前: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宗异等良相名将都被派去担任朱标的老师,太子府内还有十余名国子监的青年才俊伴读。朱元璋让这些富有治国经验、文才武略的各类官员、人才都参与到未来君主的培养过程中。
拳拳慈父心,在培养太子这件事上,纵观历朝历代君主,很少有人能像朱元璋那样倾注如此庞大而又细致的心力。
1377年,23岁的朱标开始练习管理国政,朱元璋给他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做事标准:“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
朱元璋对朱标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仁、明、勤、断。
听起来很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倾注了极大心力,要求的回报自然也是高标准。
朱标居然全都做到了,他做太子25年,理政15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收获了不少来自父亲和大臣的夸奖和赞美。
朱元璋很满意。
可是,一位全心投入的父亲,一位令人满意、无可挑剔的儿子,最后却没能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
1391年,朱元璋派朱标去陕西考察,顺便慰劳秦父老子弟。
让朱标外出的同时,朱元璋派了不少文武大臣陪同,临行之时,又是好一番千叮咛、万嘱咐,事无巨细都替儿子考虑得全面周到。
朱标再次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此时朱元璋年近七十,看到正当壮年的朱标如此尽心尽力地一次次完美交差,他不由大感后继有人,十分欣慰。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标返回都城南京后不久就开始生病,一年后,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年仅38岁的朱标病逝。
失去自己十分钟爱的继承人,朱元璋悲痛万分,出于对朱标的深情,朱元璋根本无心册立其他儿子为太子,他选中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在临终之时安排了官员辅佐朱允炆即位。
年幼的君主,正当壮年、手握大权的叔父,为大明埋下了隐患。
参考:《明史·列传三》《明史·太祖本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