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我们了解他们的方式要么是文物,要么是书籍等资料。最多的就是书籍,上面要么记载了他们一生的传记,要么记载的是一些典故故事。相对而言,传记更贴近本人一些,也更客观一些。
而一些成语、典故等原本只有本身好的意思或者坏的意思,但在传播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只要一个人传错,就出现三人成虎的情况。在典故、成语中,历史上真实的他们明明德高望重,但在爱传播中变成了负面人物。
(资料图)
尤其是有这样一个人,战国时期的他受百姓爱戴,却因为一成语而被抹黑两千多年,甚至连一年级的小孩子都知道他是个没用的人。那么,他是谁呢?
我们在求学时代,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叫语文。学习它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认字,也是为了能够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同时学习一些古人的精华知识。但事实是,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书上诠释的道理,直到长大后才明白。
不过,学习上最能体现失败的就是读死书,书上是什么内容,就吸收什么内容,根本不吗,明白一些人物背后真实的历史故事,甚至将错误的知识印在脑子里,直到长大后都还深信不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小学一年级就学习过的一个成语,叫叶公好龙,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在历史上根本不是那样子的,但我们因为学习成语,就一直以为历史上真实的叶公就是如此,脸上喜欢,但心里惧怕。
这个成语最开始出自西汉刘向编写的一本叫《新序·杂事五》的书籍。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说的是一个被称作叶公的人,十分喜欢龙,于是他在家里的石头柱子上雕刻了龙,还凿了龙,甚至屋内的都到处是写的龙以及雕的龙,并且逢人就讲他有多么喜欢龙。
天上的龙知道这件事后,就下凡来到了他家。当时,龙将自己的头置于窗户处窥看,而尾巴则放在了堂内。叶公看到了,直接被吓得脸色大变,魂飞魄散,于是直接逃走。从此人们就知道了叶公这个人并不是真的喜欢真龙,而是表面一套,但心里想一套,表里不一。
这就是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我们很多人在小学一年级就学过,因此在脑中记住的内容是:叶公是个虚伪的人,属于负面人物。然而,历史上的他却并非如此,我们只是被这个成语迷惑了,实际上历史上的他跟“好龙”扯不上关系,而“龙”与他之所以有关,还来自于他为民办的一件大事。
历史上的叶公其实不姓叶,他是楚国人,是楚国王室中的人物,所以为国姓芈姓,为沈氏。因为父亲对楚国王室有功,所以死后被楚王感念,将一个名叫古叶县的地方分封给了沈氏,这个人就是沈诸梁。因为这里被称为叶县,所以他这个主人就被称作叶公。
他在这个封地就封的时候,发现此地的百姓常常闹水患,于是就专门下去调研。经过调研之后,他发现是因为这里梳理不好,于是在父亲已经勘探的基础上决定兴修水利,帮助百姓解决农业生产灌溉问题。
当地的百姓听说叶公有这样的心思之后,十分激动,于是纷纷报名参与治理水患,甚至还提出要设计兴修水利工程的图纸。
那时人们所用的一应记载材料都是竹简,且记载的内容十分少,又沉重。叶公觉得很是不方便,效率太低,于是就将设计的施工图画在了家里的墙上。又因为那时人们有龙司掌风雨的观念,于是就在图上的每个出水口的地方画上了龙头。
其实这就是一个标记,但看起来就像是在家里画了很多龙一样,有“好龙”那意思。有了标记之后,叶公就动员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工程。很快,工程修建好了,这里的水患也治理了,于是叶公在百姓心中就有了很好的声望。
随着名望而来的就是嫉妒与抹黑。当时有人嫉妒叶公如此得人心,便开始传起一些流言,比如看到叶公家里画龙的墙说,他画了那么多龙,但都不知道龙这种司掌风雨的神,是要腾云驾雾的,但他却画的有头没尾的,可见他说喜欢龙,但却不是真的喜欢龙,他是一个虚伪的君子等等。
这些话被传出来后,叶公自然也知道,但他却并不是多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名声都只是身外之事,好坏全在别人的一念之间,他们可以因为一件事喜欢自己,也会因为利益触动而诋毁自己。天下悠悠众口,都有自己的说法,没有必要每一个都要迎合。
他的不在意使得一些人越说越过分,最后负面的事情影响盖过了他为百姓做好事的影响,因此天下慢慢的就传成了他沈诸梁是一个虚伪的人,至于为民的事情更是没了踪影,所以慢慢的他就成了一个遗臭万年的人物。
虽然是非在即,毁誉由人,但叶公当初但凡是在意一些,也许后来历史上的他就不是如此形象了,只能说他对那些诋毁自己的人太过于宽容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不才体现他的人格么?对于别人口中的自己,多少都是不在意,或许对他而言,做好自己的事情,功在当下,利在百姓就够了。
显然,叶公是一个很好的人,成语中表里不一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在他身上。相反,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说给百姓治理河道,就坚决要治好河道。而不是表面说治理,但心里又是另外的意思。之所以他会有后世人们唾弃的品质,还是因为人性使然。有的人嫉妒他的才能与名声,就四处败坏。
但即便如此,真实的他还是留在了史书中,所以现在的我们在过去学习了负面的“他”之后,又学习真实的叶公。由此可见,有时候我们见到的一面可能只是别人想要展示出来的东西,实际上都要我们去辨别。所以在看到一些书籍或者听到一些道理时,要学会质疑,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