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湖南”这个地名不太出名,得名还没有“长沙、零陵、桂阳”这些小地名早。“湖南”地名历史变迁说来话长,但是,只要记住以下几个时间节点,就掌握了“湖南”这个地名的历史来源的大概。
一,在元朝的行省制度出来之前,没有“省”的概念。
先秦时期,湖南为南蛮之地,是三苗、百濮、扬越部族势力范围。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属荆楚。秦汉基本是郡县制,唐宋是道路制,全国分为道(方镇)、州府、县三级政区,没有“省”的概念,所以没有“湖南省”一说。
(资料图)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比如秦国时期,湖南省属黔中郡(今沅陵县)、长沙郡(长沙市)。
两汉时期属荆州刺史,辖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所以,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这些小城市的地名出现得比湖南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记得不,东汉末年,刘备派大将攻打下四个郡,包括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
二,唐代第一次出现“湖南”字眼。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从江南西道划出一部分,来设置地方衙署,叫湖南观察使。全称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名字还比较拗口比较长,一口气读起来云里雾里的。
府衙设置在衡州,也就是今天的衡阳,根据唐代的管理制度,道(方镇)、州府、县三级政区,湖南观察使属于道一级别。观察使下辖衡、潭、邵、永、道5州。大历三年(768年)迁到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原来五州,加上郴州和连州,共统领7州。
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有了“湖南”之名。
三,宋元“湖南湖北”一家,清代正式独立出“湖南省”。
宋代还是道路制度,设置“湖南路”,元代开始,中国行政区划出现了一个重大变革——行省制的出现,元代设置“湖广行省”。
元代的湖广行省,范围非常广,包括湖北湖南,包括广东广西,还包括海南,从地图看,湖广行省比江西行省浙江行省两省都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代继续设置“湖广行省”,后来,废除了行省,改为“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使司缩小了管辖范围,广西广东划分出去,基本是现在湖南、湖北两省的管辖范围,但名字还是沿用“湖广”,武昌为首府,历史上多次成为首府的长沙出局,湖南学子参加科举要去武昌府,路途遥远花费大,非常不方便。
到了清代康熙和雍正时期,经过多次调整,湖南湖北正式分道扬镳,各自独立成为单独的省份。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广大调整,右布政使驻长沙;左布政使司驻武昌,两地事实上分治,湖南湖北开始了分家的进程。
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湖南和湖北正式成为两个省,但是湖南省的各项行政部门未完全成型,独立运作,接下一年基本成型。
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湖广行省实现“南北分闱”,湖南学子不用再去武昌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长沙参加了,为湖南迎来了近代人才大爆发做了基础铺垫。
民国时期延续清代制度,直到新中国建立到今天,湖南的辖区边界也比较稳定。
湖南湖北原来都是一家人,之间隔着一个洞庭湖,洞庭湖以北为湖北,洞庭以南为湖南。
这就是湖南这个历史地名的千年变迁史,你基本了解了吗?
如要了解更多的湖湘文化,请持续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