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研究算是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特别是明末清初这段跌宕起伏、悲壮惨烈的时期,更是得到了格外的关注。关于明朝为何会走向崩溃,并最终被辽东一个小小的部族所取代,各种专门的论述汗牛充栋,总结出了内外无数种原因。本文则是要站在全球历史的角度,简要分析下当时的欧洲局势对明末形势的影响。
按照汤因比学派的观点,自从15世纪后期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行动、逐渐将全球各大文明中心连接在一起以来,人类全球化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大幕。当时的中国虽然由于其体量之巨大、文明的悠久和王朝统治的巩固,而此反应有些迟钝,但仍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冲击。当然这种冲击不像鸦片战争对满清的冲击那样直接,而是反应在对明朝货币流通和朝廷财政的影响上。
(资料图片)
和人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人随意用银子付账的情况不一样,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只有铜钱才在市面上大量流通,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的时间是在明朝中叶以后。这一时间段恰恰与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抵达南洋一带的时间相吻合。
西方人用他们从美洲榨取来的海量白银,用于采购欧洲市场急需的各种中国奢侈品,让沿海的众多海商和他们背后的士绅们,赚得盆满钵满。贵金属一向稀缺的中国市场,也因此才有了足够多的白银流通,到最后连官府的税收也开始以白银来计价了。隆庆年间的开海,是朝廷第一次试图从越来越兴盛的海外贸易中获取利益,之后的张居正改革,能够用“一条鞭”税法来合并各种徭役和实物税,也是因为有了白银的广泛流通。
突然有了这么多银子,其实朝廷在其中能分到的份额其实很少,它们绝大部分都沉淀在了沿海各省,西部那些远离海洋又物产贫瘠的地区却一无所获。一条鞭法推行之后,西部的农民也不得不将自己微薄的产出换成白银,这极大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更要命的是,当明朝对海外输入的白银越来越依赖时,欧洲发生的一件大事却严重损坏了这种贸易,这就是德意志发生的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名义上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为信仰而爆发的冲突。实质上却是以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廷为一方,法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国为一方的,争夺欧陆霸权的战争。当它爆发时,没人能预料到它会持续如此之久、战事会如此激烈残酷、卷入的国家会如此之多。这场后来被称为“三十年战争”的拉锯战,就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来看,不在一战和二战之下。
此战造成德意志诸邦国半数以上人口的损失,也让神圣罗马帝国真正再造罗马的企图彻底破产。战后签署的《威斯伐利亚条约》,规定了众多国家间的行为准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从此诞生。欧美史学界一般将此条约的签定,视为近代史的开端。
本来欧洲打得再热闹,和大陆另一端的明朝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但此战开始时的1618年,正是大明万历四十六年,辽东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以所谓“七大恨”誓师起兵,和朝廷彻底翻脸。而欧战结束的1648年,却已是满清顺治五年,大明已在数年前灭亡,满清正在逐次消灭南方的残余明朝势力。光是这已事实,就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欧洲激烈的战争吸引了各国的注意力,也让他们大幅度减少了资金向东亚的流动。除了在东亚各国内部流通的商品外,大量销往欧洲的产品被取消订单,这让习惯了巨额白银输入的大明,突然有了白银紧缺的现象。当然仅凭明朝内部的白银存量本来就足够流通,但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富商们的银子其实都被他们储藏了起来。沿海地区还好,西北的农民却发现他们的产出越来越不值钱,根本不能负担朝廷加征的“辽饷”之类新税。
不堪重负的西北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而朝廷却因为白银短缺造成税收大减,这就让局势一步步恶化。也就是说,中原王朝的兴衰,第一次受到全球局势变化的影响,这一深刻转折当时无人注意,却表明了中国再也无法保持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即使今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