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科举”,它包括了文、武两种科目,自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武举制度从科举体系制度独立出来。
武举虽始于唐朝,但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欧阳修认为 “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武举正式形成制度是在宋朝。
【资料图】
一、尚文轻武、豢养人才,宋代武举制度之急
宋朝武官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中央三衙、六统军等和军队各级将校、各地统军武职属于武官,而且诸使等内职、库务及技术官之类都列入武官范围,而武将的培养选拔,是建立在政治需要和人才紧缺的基础上实施的。
1、国防需求,急于选拔
宋太祖赵匡胤是经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此时他面临内忧外患,他同封建社会过去的统治者没有区别,乞求皇权和社会能长治久安,因而他要培养一批将材以加强国防。
从政治上考虑,赵宋王朝需要网罗一批能人异士,为其服务,这是他执政的需要。
军事上要求一批军事素质高的将领,以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以尝试建立新的军事制度,所以宋代就效仿科举制度,建立武举制度,这是宋代建立武举的根本原因。
然而,赵匡胤虽然急于选拔一批武官后备人才,但他的要求极高,公元975年(开宝八年),赵匡胤命各州选送年龄在20岁到50岁,孝顺有道德的奇才异能的文武精英,进行殿试由其亲自过目考试。
至开宝 九年,符合上述条件的有740人,其中被选中殿试的有370人,赵匡胤认为人还是太多,便亲自选拔,即《宋史》载:“帝骇其多,召对讲武殿。”结果,一个人都没选中。
到宋太宗时,军事荒废,“业无可采,上马则陨”,加之当时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所以武举越来越不受关注。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设武科取士,《宋史·选举志一》载:“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后试之。”
由此可见,宋代的武举制度目的在于紧急网罗人才,并且重文轻武,这难免造成宋代武举制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
2、重文轻武、先天不足
宋代武举制度虽然为选举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色,但派生性质明显,多借鉴于文举和太学制度,但事实上,由于宋朝武举考试因受“重文轻武”传统影响,文化课含量较高,单纯以军事技能取胜是很困难的,所以行伍出身,大字不识的军人不感兴趣。
公元1085年以前,文武两科考试不是同时进行的,文科先考,等文科举考完五六个月后,武科举才开始考,这个时间安排,就导致了读书人看中了武举考试难度较小的特点,认为自己文科举没考上,就赶紧利用五六个月的时间,强化训练,练弓马,背兵书,最后居然有不少投机取巧之人中了武举进士。
到1190年宋光宗当政,宋代社会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和重文轻武的国策日趋严重,甚至出现“武臣试换文资”的怪现象。
《宋史·选举志三》载:“近世武举进士甫得赐第,多弃所学,必欲锁试换文,回视兵书戎器,往往耻谈而羞道之……此科遂成无用矣。”
武官不习弓马,只学文章。大多举人拉关系送礼,导致武举考生质量下降很快,即使被选中,大多是良莠不齐甚至是滥竽充数者居多。这是武举的先天不足之处,虽说是武举考试,入选者却多文人学士,名不符实。
3、人才网罗、局限性强
宋代统治者设置武举的主要目的是网罗人才,以消除奇才异能人士可能的内部反抗,即将这些人才豢养起来,巩固其政权的稳定。
仁宗“广置科目,以收遗才”,在天圣七年闰二月置制举的诏书中明示了他的意图:“朕开数路以详延天下之士,而制举独久不设,意吾豪杰或以故见遗也,其复置此科。”设置武举也是要“待方略智勇之士”,网罗天下豪杰智勇之士的目的非常明确。
建炎年间高宗为金兵所追,狼狈南逃,急忙下诏荐举“忠信宽博可使绝域”与“智谋勇毅能将万众”者。由此分析,武举的推行没能选拔出这样的人才,以至于值此窘迫之际还需破格录用。
武举本身的目的应是选拔将领,但在宋代这一目的却受到忽略,宋高宗曾说过:“岁丰人不乏食,朝得贤辅佐,军有十万铁骑,乃可为瑞,此外不足信。”在高宗看来,朝廷的安全和稳定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军队,并不是统领大量军队的将领,对于有能力的军队将领,是处于防范和利用的目的。
朝廷强调的是达到其政治目的,害怕奇才异能人士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只是通过武举让一些愿意归顺的人士为自己服务,以达到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可以说这一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实现了。
但对大多数出身不好,有政治抱负的人士被排除在外,武举自身的目标被淡化,突出的只是其政治目的,加之重文轻武的国策和腐败的社会风气,武举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文武并重、武学兴起,宋朝武举制度之意
虽说宋朝的武举制度存在缺陷,但同时也为后世的武将培养和制度的完善建立了基础,拥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首创武学,军事学校之兴起
宋代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培养武官的学校——武学,采用了统一的教材是《武经七书》,使武举人才的培养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武学,作为纳军事人才的培养于教育系统之中的军事学校,是我国军事教育的首创。
不过,其规模不大,又屡经波折。武学创设于宋仁宗时,但不久便被废止。宋神宗熙宁五年,恢复武学,“生员以百人为额”。宋徽宗崇宁时,一度在诸州设立武学,“仿儒学制”,但不久又遭废除。
南宋庆元五年,宋廷曾接受了在各州恢复武学的建议,然而最终“亦不克行”,可见武学的规模很小,主要保留在京师之内,其地位和影响亦极为有限。
相比而言,当时培养文官的从中央到州县的学校体系非常发达,规模庞大,仅中央太学就有学生2400人,若加上中央其他学校和地方州县学的生员,总数超过万人,但武学的开创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培养体系,也为培养宋代武将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2、分级考试,武举制度化先驱
宋代武举开始了殿试,整个武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解试、省试和殿试,其中,殿试的出现可以看出宋代统治阶级对武举的重视,其考试周期一般三年一次,特殊情况下四年一次,当然也有第一次武举殿试与第二次武举殿试仅隔一年。
从时间上看,宋代武举子是六月底在兵部报名后,八月考试,解试内容有二项,即考武艺和试文章。武艺以考弓马为主,先“步射”,后“马射”,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具体承办,弓马合格,参加文章考试。
文章考试先考策问,后考《武经七书》。省试在次年年初,考试内容与解试内容基本相同。至于殿试,则在省试结束后的三月,为期三个月。到这一阶段,基本由皇帝亲自测试,先考查骑射,然后考策论兵法。最终,武状元根据考生的成绩与皇帝的好恶而产生。
虽然这这一过程中掺杂了人为的很多因素,但时间和内容的相对规定,给以后的武举制度的操作和建立成型的选拔制度体系提供了依据。
3、文武并重,武将文化素养高
宋代武举在考试内容上,宋代武举一改唐代武举只重武艺的做法。不仅考武艺,还考策论,从整体上呈现出文武并举的趋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征善战的儒将,这就使得宋代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绩,如朱熠、蔡必胜等;有的还成为军事理论家,如华岳、江伯虎等,有的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如程鸣凤、许思纯、张建侯、厉仲方、周虎等人。
虽然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在后来出现武举文重武轻的倒置情形。这方面的深层原因是由于我国封建历史是一个崇尚儒学的历史,宋代的统治者是没有办法克服的。
但其提倡并试行了文武并重的运行模式和选拔的标准,要求应试者武艺和策对并重。这为以后的武举选拔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由此可见,宋朝武举制度终归发挥了其选拔人才的作用,为封建王朝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用力量,这也是武举制度能够存世一千多年的关键所在。
总结
宋代武举制度的出现,最初的目的在于解决人才紧缺这一国防隐患,加上尚文轻武的时代特征,宋朝武举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从而造成了武将中平庸、匹夫之勇者居多,善谋略和有胆识者少的后果,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武备和国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但任何制度的实施,都须从辩证的角度加以评价。所以,宋朝武举制度的缺陷不容忽视,同样,它的积极影响也应注意到。
参考文献
1、陈峰·论宋朝武将培养选拔体制的缺陷及影响·西北大学学报,2004(34).
2、宋桂梅,徐小峰·论宋代武举选拔制度的利弊及对武举制度的影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