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塑格局的一战,此战之后蜀汉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只能在舔伤当中维持艰难的北伐,刘备也是在这次战役中,被后世认为是为自己鲁莽愚蠢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首先要说的是,刘备可不是庸才, 刘备一介草根、流窜大江南北、次次绝路逢生、肯定武力、军事水平不是一般强、而是相当强、兵微将寡时能够生存就是能力、有人谈刘备军事水平差、我却不这么认为、夷陵之败虽惨、英雄也有落幕之时呀,陆逊曾评价刘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 这确实是事实,刘备征战一生,连陆逊都小心翼翼,当时除了曹操本人以外,比刘备厉害的还真没有几个。
刘备伐吴虽说名义上是为了关羽,但是实际上却绝非那么简单,只能说关羽之死给了刘备一个天大的借口,《三国志.先主传》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刘备建立政权的口号和宗旨是什么?"光复汉室""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而刘备伐吴真的是所谓的"报仇"吗?我不这么看,如果是为了报仇,孙权都求和了,刘备完全可以通过和谈来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包括荆州。我认为他只是想吞并或重创东吴,占据长江天险,谋求与曹魏划江对峙的资本,并非为关羽报仇,可以说多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刘备伐吴时已六十有余,在那时代已是高寿,时不我待,备只想有生之年完成一生的志向而已。想有生之年完成一统,但北边曹魏太强,只有先出击弱小一方,所以才确定伐吴的。曹丕最后一次伐吴也是同理,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多说一句,夷陵之战前,魏国朝堂之上曾有过一场争论,当时朝中分三派观点:一派以司空王朗为首主张坐山观虎斗,一派以侍中刘晔为首主张联蜀攻吴,一派以曹丕为首,主张联吴攻蜀。后来曹丕的态度改变,因为不赞同刘晔,曹丕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原因很多,曹丕不是曹操,能力也不如曹操,虽说曹魏本身的国力就超过了另外两国的总和,巴不得吴蜀两两败俱伤,但是这也是结束三国局面最好的一个时机,只要一国被灭,那就再也没有三国制衡的态势了。
话说回来,刘备的志向是统一天下,而关羽事件给了刘备一个出兵的借口,这是他唯一一次也最有可能进军中原的机会,即使风险很大他也执意伐吴,目的就是想吞并东吴隔长江对抗曹魏,这也看得出来刘备为什么举全国之精兵,虽说大概只有5万,还包括蛮兵,但是在诸葛亮提起法正的时候痛哭流涕,如果孝直在,一定可以劝阻主公不出兵伐吴,即便是不能劝阻有孝直在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啊,刘备伐吴损失的人马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精锐部队,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的里一句话说,此悉数面纠和四方之精锐,非一州所能得也。
蜀军在夷陵之战前几已经面对进退两难的境地,至于连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战术上还是有一些错误,《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刘备舍弃了水陆并进的战术是有问题的,这给了陆逊反击的机会,在陆战上,连营虽然没有八百里,但是可以看出战线过长,士兵分散,所以说东吴出兵五万,刘备失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占地理优势,部队都在山区,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陆逊集中优势兵力就可以轻松击破,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可见刘备此战带兵打仗还是有些偏执的,本来黄权提出过,吴人狡猾,黄权愿意为先头部队探吴人虚实,刘备带领大军紧随其后,但是刘备根本不听。夷陵之战把最后的蜀国家底全部扔进去了,损失的除了士兵,土地,更重要的是蜀国的将领基本损失殆尽,诸葛亮一直用了五年时间平定蜀国内乱。
这里有网友会有些纳闷,就是当时刘备身边怎么没人劝谏,避免兵败呢?只能说能说服刘备的人,庞统和法正在刘备伐吴前就死了,三国演义中那个马良则是没有机会劝谏刘备,马良本身就不是谋士型人才,擅长的还是内政和外交,蜀汉擅长军事的谋士是庞统和法正,从结果看,刘备也是个饱读兵书之人,但他把营寨扎在茂密的丛林之中,严重犯了兵家大忌,只能说多少也是为情势所迫,马良估计也说不动刘备,最终他也死在了乱军之中,会先主败绩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可以说夷陵之战是刘备孤注一掷要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赌上蜀国的未来,结果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