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8日至29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收复了被越军侵占4年的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基本歼灭了越军313师122团2营,毙敌341人、俘敌5人,缴获各种火炮20门,轻重机枪16挺,冲锋枪44支,美制M79掷弹筒2具,枪弹311230发,各种炮弹1492发,手榴弹2815枚,以及军用物资一批, 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拔点作战任务。
118团在战斗中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共伤亡548人,其中牺牲152人,负伤396人;另有11人失踪、1人被俘;战斗总减员560人,比越军的损失多出214人。这一战斗减员对比说明,越军对我军拔点作战的打法有深入研究,在兵力部署、火力配系、战术运用、战斗意志等方面,比以往的作战有了明显的进步。
(资料图片)
越军在1981年的扣林山、法卡山作战之后,进一步吸取了经验教训,更加重视研究我军进攻作战的特点,将反迂回包围、反穿插分割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进行反复研究,并结合防御地区地形,制定防御方案,尤其注重了对阵地翼侧和侧后的防御。
据守老山地区的越军313师团以上主官,曾多次到老山、662.6高地、1426高地现地勘察地形,仔细分析判断我军可能进攻的主要方向、次要方向、迂回穿插路线等,在此基础之上组织阵地构筑,调整兵力部署,完善火力配系,修改防御预案。
越军吸取以往"点多兵少”,兵力分散,容易被我军各个击破的教训,在防御中强调重点控制主要高地,以这些要点为核心, 组织支撑点以及支撑点群式的环形防御阵地。在主要高地上,部署有较多的兵力和火器,工事构筑也较为坚固,比如在老山主峰地区组织防御的越军122团6连,其防御地幅内有20余个大小高地,而主要扼守的只有主峰、50号、54 号这三个高地。
在兵力部署上,突出了集中靠前的特点,比如662.6高地地区是麻栗坡至河江通道的大门,老山又是这扇大门的门框,越军122团分别部署了一个营的兵力,各自在团的编成内形成较为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防御阵地。营则在边境线上的重要高地展开2至3个连,预备队距离一线连队均在1公里以内;连则以排为单位有重点地分布在几个重要高地,组织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
这种集中靠前,注重扼守要点的兵力部署,是扣林山越军骑线据点防御特点的延续,而且设防更加坚固,针对性更强。由于其兵力不足,防御部署也暴露了连与连、营与营防御阵地间隙大,团预备队力量缺乏(122团预备兵力仅有2个连),应变力差等弱点。
越军在防御作战中,力求运用多种火力,结合阵前障碍物,在前沿地带大量杀伤、消耗我军进攻力量,挫败我军的攻击行动。连属火器分队在警戒人员指示目标的地段上,组成拦阻杀伤火网;轻武器在阵地前,形成近距离密集火力控制区,阻止我军开辟通路,杀伤通过火器分队火力拦阻区的人员。
当我军攻击猛烈时,越军便在撤回警戒人员的同时,呼唤炮火向警戒阵地射击。有时为了给炮火指示目标,警戒小分队也留下个别人员隐藏在附近的大树上,用曳光弹向我军攻击队形进行短点射。其伪装良好的暗火力点,在时机有利时才以突然射击的形式,从正面、翼侧甚至我军攻击队形的侧后方突然开火,杀伤我军冲击人员。
战斗中,越军火力的协同性也有明显提高,各种火器虽然区分有主要、次要射击任务,但由于强调“发挥整体协同的威力",通常也能主动协同。团营属火炮的射击诸元准备较为充分,特别是计划内目标诸元精确,一旦步兵召唤,就可以很快将火力转移至所需地段。根据战斗进程,还可以机动部分兵力和火器支援各方向战斗。
越军一线连队贯彻其上级提出的“支撑点上的人们,必须赤胆忠心,誓与敌人决一死战,如无上级命令,绝不离开阵地"的要求,在老山战斗中一反过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溜、藏、跑、变的常态,凭险据守,坚决抵抗,即使被我军逼入短洞或者掩蔽部,也不轻易逃跑、投降。
如果坚守困难,越军便迅速收缩至核心阵地或者机动兵力增援;如果阵地丢失,就以少量人员转入地下或者利用茂密的植被与我军周旋,进行顽抗,其余人员则利用地形边打边撤,节节抵御,不与我军脱离接触,力求为第二梯队实施反击创造条件。比如122团1营、2营以及各连的指挥位置,始终保持在距离交战地段数百米之内。在整个进攻过程中,我军未发现越军有主动逃跑或者按计划、成建制地逃跑的情况。
从我军缴获的越军阵地防御决心图、火力支援计划图等文件来看,其对我军主攻方向、助攻方向、穿插路线以及战术手段的分析判断基本准确。越军在火力配系、兵力部署上加强了对翼侧和侧后的防御,从而使这些方向的战斗较为紧张、激烈,造成我军较大的伤亡。这足以说明敌人的防御决心,是针对我军的作战特点进行了反复研究的。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