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文的起因是几天前有个军迷转发了一条不知道从什么旮旯角落“现编”的消息,原话如下哈。
“有消息称,中国进口400台RD93发动机”然后不知道从那又杜撰脑补了一段“难道是生产舰载机?牛逼吹了几十年,整天瞧不起俄罗斯,结果又从俄罗斯购买发动机”等等。
(相关资料图)
首先哈,这个“有消息称”连确(可采)信的来源都没有,反正就是“有消息称”,也不管这条是不是最近的新闻,反正,总的一个思想,看到“中国进口400台RD-93发动机”,先不往教练机,无人机上想,先往舰载机方面联想先,然后是结论“牛逼吹了几十年,整天瞧不起俄罗斯,结果又从俄罗斯购买发动机”云云,最后不忘又自己加了一句“国产发动机不行,就要承认,好好改革等等”。
赤剑当时就在想,喷国产发动机不行,你知道国产发动机是理念不行,工艺不行,还是材料不行么?具体怎么个不行法呀?
当然上面的东西比如设计理念,工艺和材料都会和发动机的推力,推重比,重量,使用寿命等等息息相关,不能有明显的技术“短板”,不然就成了木桶效应。
并且真要有这个概念才能搞清楚很多问题,比如一味的吐槽我们的发动机不行,是单指航空发动机么?还是坦克用,军舰用的发动机也不行?他们的区别在那里,为什么会出现地面用的发动机和舰船用的发动机没什么差评,吐槽的全是航空发动机。都是军用发动机,区别咋那么大,不应该一通百通之类种种难以解释的事。
国产发动机这个大木桶里,真实的水平取决于其中某一大项,某几项1个或若干个“短板”所达到的高度。
而其实设计理念发动机原理等东西其实开源途径都能找到,这个很多都是公开的,关键的问题是,你知道人家什么原理,怎么做工的,但是你受限于很多客观条件你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了也不能用,即使能用了,温度和寿命等和人家也是天差地别。(坦诚的说,在基础设计,理论模型方面还是有点差距,但是绝没有军迷圈吐槽的那么大)
这就好像,其实搞到发动机实物不难(各国都有自己的手段,尤其以以色列最出名),但是难就难在,你即使懂原理,有实物,甚至有图纸,给你原版复刻(即逆向工程)你造也造不出,造也造不好。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工艺和材料没法做到人家这程度,工艺(包括零部件加工精度等)和材料(包括各种耐高温合金等)的讲究最直观的表述来自赤剑听一个老技工的说法。
说某国有大钢铁厂,能靠材料生产合格的各种钢材,但是就是因为工艺问题,一直进军不了汽车行业,只能在房地产行业徘徊。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他们厂也能造出几个毫米的车用钢,也就是有材料但是技术工艺不行,真搞出来这个厚度的钢材会开裂,做不到某厂能直接车用的程度。所以材料问题人家解决了,工艺问题没弄通,只能止步于一个领域,无法向其他领域拓展业务。
而其实我们军用发动机这块,赤剑个人感觉,工艺,材料有一定的短板(理念方面还行,毕竟很多研究方向其实是开源的,国际合作,交流,甚至公司间的并购很多),但是工艺和材料的差距根本没军迷圈吐槽的那样大。
我们50年代苏联老师领进了门,60~70年代自己一直在搞“晚自习”,80~90年代我们分别通过“中西蜜月”和巴统不限制“军民两用”两个窗口期,得到了很多美国,德国等国在发动机方面的资料,所以和德国关系匪浅的车用发动机,变速箱等东西其实我们在2000年后的水平并不差,不然大家就看不到满地跑的大99坦克了,而船用动力这块,来源则比较复杂,有“蜜月”期和“军民两用”期的贡献,也有苏联解体后,独联体专家,及后面乌克兰方面的贡献,所以大家在2008年以后,也看到我们解决了“芯”的问题,一直在下饺子。
要看,我们是不是实现了发动机某方面的突破,就看武器出口就行。
80~90年代我们坦克出口经常被阻击,就是动力这块让客户有顾虑,并且有的国家甚至以切断发动机供应做要挟让我们退出坦克类的竞标,在巴基斯坦和委内瑞拉的坦克选型上面,我们都曾经吃过这个亏。
而水面舰艇的出口,不论是潜艇还是水面舰艇其实开始受限也挺多的,奈何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出现的“贵人”(这里的故事很长,本文就不展开了,毕竟40年的时间线那),所以从80年代后,我们水面这块的出口其实是挺顺利的。
反而是航空发动机这块,大家在90年代后慢慢的看出了门道,怎么我们的“枭龙”出口受限那么多,还有歼-10怎么还没实现外销零的突破(这里说的是解决航发问题之前,之前的说法哈,大家别抬杠),缘由其实就在于航空喷气式发动机上面的受限。
俄罗斯最早把苏-27给我们的时候,其实是打了“小算盘”的,先出口实机赚一笔,赚不到飞机的钱了,再和我们谈生产线,“会下蛋的母鸡”(27的生产线)也赚一笔钱了,下面还可以薅一下“改进型号”的羊毛,我们吸收消化外军的先进技术需要时间,而这个中间的时间差足以让外军一直在技术(包含新飞机的生产,老飞机的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等等)上领先,而我们真按照这个剧本走,总会慢人一拍,落后一步,不停的被薅羊毛。
还好我们的军工给力,消化吸收能力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在俄罗斯人已经提前留了卡脖子限制我方产能的后门后(后门就涉及航电和发动机等,所以才出现我们自己的歼-11系列要整上我们自己的航电,“三姨夫”先是从俄罗斯进口,后面到完全国产化,并且还推出更强型号的事),某航空头部企业在2008年就实现了某特型机比俄罗斯(印度人也投了钱)还早1年首飞的奇迹。
到2018年以后,让俄罗斯人更是感慨,搞的改进比他们自己整的改进型号还要好,直至最近传出战事吃紧,要按照我们过去几年某改进型号的标准来改进/生产自己庞大“苏式”机队,够匪夷所思么?从被“设计”落后俄罗斯10~15年,到进度领先1年,到现在领先半代。中国军工人给力么?沈飞是不是给军迷“误会”了呢?
航空发动机这块,随着歼-10CE的广泛拿订单,其实也说明我们的航发成功了,我们的航空发动机行了。
我们现在航空发动机行了,那以前卡的是赤剑说的“理念,工艺,材料”具体那一块呀,怎么到最近才实现第三代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的突破呀?
其实吧,我们之前航空发动机这块,工艺和材料问题并不大,要不我们也不会出现同样对材料和工艺要求同样大的地面发动机和船用发动机不受限的情况了。
根据赤剑的了解,原来我们航空发动机原来卡的是一个叫“单晶叶片”的东西。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的皇冠,单晶叶片则是皇冠之中最亮眼的明珠,是一直卡着我们航发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的绊脚石。
最近几年,因为我们解决了阻挡我们航发大踏步前进的“拦路虎”,所以大家才看到航空发动机也开始井喷了。WS-10,WS-13,WS-15,WS-18,WS-19,WS-20等等军迷熟知的发动机才装在了我们自己的飞机之上。
并且现在军迷知道的东西都比较滞后,才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个,拿着十多年不知道从那得来的“固有观点”来评价我们现在的航空发动机。我们的航发从201X年以后,其实已经“行”了,并且是数款发动机差不多先后成的,呈突破技术桎梏后的多型井喷状。
所以最近大家才看到各种各样关于航发的好消息,才看到我们自己的歼-10CE在海外斩获订单。大伙说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是行还是不行呢?(本文完)
PS:技术的东西要说的很多,所以这文写成这样都3000多字了。文章的初心是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举例来表述一个困扰了我们几十年的问题,由于赤剑个人水平有限,难免出现认知不足,表述不全,不太尽人意,甚至错误的地方,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