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河南省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漯河历史悠久,在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乐器;发现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雏形;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编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说文解字》的许慎也生活在这片土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下面,通过一组照片,小编带你一起走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漯河百姓生活。
照片中几个男子正把一桶桶液体物倾倒到一口地窖中。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看得懂,这是人粪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就连庄稼施肥都是以农家肥为主。所以,生产队就安排专人把农户家厕所里的粪尿一家家收集,统一储存在挖好的地窖里,等来年春天为拔节的小麦施肥来用。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庄稼都施上了化学肥料,加上农村改水改厕,农家肥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谁知道图片中的男人在干啥?他们在营养钵育苗。就是育苗前先挖好苗床槽,营养钵下层装营养土,占钵高4/5,上层l/5为扦插生土。把营养钵逐个紧挨、整齐排列在床槽内, 苗床壁为农用塑料薄膜覆盖,营养钵育苗有长势好、移栽不伤根、不受移栽时期的限制等优点,可提前一个节气栽种。这种营养钵育苗在现在的偏远农村还能看到。
照片中是一家铁匠铺,他们打一些勺子之类的家庭用品。上了年纪的应该是师傅,另外两个是他的徒弟。那时候收徒弟是很严肃的事,师傅大都不给徒弟工钱,,徒弟来了只管干活,师傅中午管一顿饭。就这条件,为了让孩子能学门手艺,做父母的给师傅要多次送上礼品,打动了师傅才肯收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你家男孩子学会一门手艺是很受人尊敬的,也是农村收入较高的群体,很多姑娘会早早看上他,不用说,提亲的媒婆把你家门槛都能踢烂。
这张照片中的娘俩正在编竹耙,小女孩看上去也不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漯河,十七八岁的姑娘早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从小女孩那熟练的动作上看,她算得上编竹耙老手了,一天最少可以编五六只,一只可以卖1元钱,一天可以挣五六块钱。在那个年代,五六块钱顶大用了,鸡蛋才1分钱一个,猪肉买不到三角一斤。
箍木桶也算得上一门技术活了。用箍将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为所需形状和确保接缝严实。箍桶匠的担子与其他手艺人的担子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就是担子的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它的作用一是桶内用来放置各类工具,二是当作凳子使用,干活时就座在上面。这种木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漯河 是很畅销的,家家户户都备上一两个,如今,随着各种塑料、铁桶的普及,这种笨重的木桶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照片中不难看出,这是油纸伞制作作坊,伞骨清一色的竹子材料,伞纸是用老粗布涂上猪油,既防水又防晒,古时候的公子小姐出门都爱带上一把,既实用又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