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身处逆境时,往往能保持头脑清晰,大事不糊涂小事讲原则,担当身处逆境的时候,就开始骄傲起来,认为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情,只要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当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时,他非要骑兵攻打东吴为关羽雪恨。赵云上前好心相劝,他以各种理由拒绝。学士秦宓一看赵云劝不动,于是自己有上前劝谏,刘备不但不听,反而下令处决秦宓。诸葛亮觉得这中做法不行,于是上表救秦宓,刘备同样听不进去,最终率领蜀汉大军攻打东吴,在夷陵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被打的大败逃回白帝城。
当他来到白帝城时,羞愧交加,自认为无言再见大臣,于是在白帝城积郁成疾,一病不起,从此蜀汉走上了下坡路。刘备能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蜀汉,说明他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情商堪忧,在关羽这件事上失去了理智,从而让自己固执的性格表现了出来。这种固执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根筋”,遇到事情不知道站在多个角度思考,谁的一件也听不进去,总喜欢一条道走到黑,这种人容易在人生路上吃大亏,刘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话往回说,固执己见的人大多数聪明过人,但他们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当别人指出他们错误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正视自己,什么话都不听,总是固执己见。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通过下三滥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别人的建议或者是看法都是错的,他们总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固执己见,不要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就会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得与失的问题,而得与失总是如影随形,如果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会失去很多东西,只要当我们懂得什么时候该得,什么时候该失,才能真正做到不固执己见。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免不了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当我们毫无经验的时候,如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会少走很多弯路。反之,如果我们一意孤行,总是固执己见的话,很容易走偏,从而吃尽苦头。当然,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坚持积极的、正确的,这是一种优良品质,值得赞扬。但如果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已经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当别人指出的时候,还要固执己见,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这就不应该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要想克服自己强硬固执的性格,就必须要克服骄傲自满,深刻认识到固执己见带来的危害,静下心来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增强自己的理智,用理智取代感情用事,方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所以,在做事业的时候,切记强硬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