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蟋蟀、知了、螳螂等昆虫,饱含中国艺术的寄情之味;14世纪的意大利插画,也为各类昆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2022年适逢“中意文化和旅游交流年”,“满园青青百草同——齐白石的跨时空对话之一”主题展览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齐白石与意大利艺术家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超时空对话”。
▲展览海报。
(资料图)
“满园青青百草同”出自齐白石的诗句,寓意人类文明的相合与相通。展览分以下几个部分:
“妙笔塑生灵”并列呈现齐白石的书画与《考卡雷利抄本》,窥探中国艺术与意大利艺术在表现自然方面的相同与差异,同时揭示蕴含在昆虫背后的文化隐喻。齐白石常描绘花鸟鱼虫,并在其中融入对生命的感悟,饱含着中国艺术的寄情之味。而来自意大利的《考卡雷利抄本》是一部以美德和恶行概念为主题的插图抄本,书中绘满了各类具有道德寓意的昆虫图案。
“百态不离情”聚焦齐白石与意大利画家的人物画,呈现中意两国在“家族”观念及风俗方面的相似性。
“游历养见识”并列展示齐白石的《借山图》与18世纪意大利画家帕尼尼的《古代罗马》。《借山图》完成于1910年,体现出齐白石在游历大半个中国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语言;《古代罗马》则反映了17至18世纪欧洲人如何在意大利风景中寻求欧洲精神文明的根源。
“诗文展情思”则将齐白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但丁相联系,一方面呈现齐白石深厚的诗文修养,另一方面向中国读者展现意大利诗歌艺术的魅力。
▲展览现场照。
走进三层展厅,一幅幅昆虫绘画带领观众进入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齐白石热衷于描绘草虫题材,或精致入微,或写意传神,饱含了对自然万物的真挚情感。而在14世纪的意大利,由意大利热那亚的考卡雷利家族赞助完成的《考卡雷利抄本》,在页面边缘和字里行间绘满了各类昆虫,显示出意大利画师描绘自然的不同手法。
▲齐白石《工虫画册精品》八开之一
展览现场展出了齐白石描绘的不同蜂类,他以彩墨点染的方式突出蜜蜂黄黑相间的特征和毛茸茸的触感,以及振动双翅轻盈飞舞的动态,强调蜜蜂勤劳的品质。《考卡雷利抄本》中也描绘了蜜蜂、胡蜂、熊蜂等蜂类,细致地区分了触角、足部、翅膀和配色等不同特征,其中蜜蜂被中世纪的人们视为一种体量极小的飞鸟,象征着纯洁。
▲《考卡雷利抄本》
策展人王亚楠表示,齐白石对蝴蝶、飞蛾等昆虫的理解与表现,既源于道家传统思想,如《庄周梦蝶图》题画诗云:“世人欲想化仙去,熟读庄周所著书”,又寄托了自己的家国之思。在《题双蝶画幅》和《画扇报樊山先生题跋虫册》中,也表达了时光飞逝、往日如梦的感叹。而蝴蝶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则象征着生命、死亡与复活。
中意两国文化传统各异,但在重视“家族”观念方面又有着共性。齐白石的《上学图》来自画家对童年求学的一段回忆,齐白石将儿时祖父送学的温情回忆融于创作,表现了祖孙间的深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约描绘的则是祖孙相互依偎的温馨场景。老者略显褴褛的白发和膨大的酒糟鼻,与小儿卷曲的金发和细腻光洁的皮肤形成了鲜明对比,别具写实效果。
▲齐白石《上学图》
▲多梅尼科·吉兰达《老者与他的孙儿》
此外,“游历可以增长见识”也是中欧艺术家共同的观点。齐白石曾饱览祖国山河之美,结识了很多文人名士,品鉴了石涛、八大、金农等历代名家真迹,自此眼界大开。他将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新誊绘,浓缩成一部《借山图》。而在16世纪晚期,欧洲也掀起“壮游”之风,当时艺术家描绘意大利风景的画作也蕴含了对古典历史的想象与赞美。
▲齐白石《借山图之十(灞桥风雪)》
▲乔凡尼·保罗·帕尼尼《古代罗马》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12月25日。与此同时,“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也在米兰展出,为意大利观众讲述中国文人的观画之道与齐白石艺术中的天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