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爱优秀的儿子,这很正常,就算是平常百姓家,也希望自己孩子优秀,有出息。所以即使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但如果儿子中有比嫡长子更优秀的,皇帝往往也会动废长立幼的心思。
(资料图片)
就好比清朝,清朝的皇帝中,就只有道光帝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其余都不是。康熙时期,康熙皇帝原本打算传位于嫡子胤礽,结果最后还是废了胤礽,传位给了庶子雍正。
不过,雍正在被确立为继承人之前,还经历了残酷的九子夺嫡,当时竞争相当激烈。雍正最大的对手,就是老八胤禩。那么问题就来了,皇帝都喜欢优秀的儿子,康熙也不例外,而胤禩就足够优秀,为何他却没能继承皇位呢?
如何证明胤禩很优秀呢?首先他自幼聪慧,识得满、蒙、汉等文字,骑射也不在话下。有一次康熙考验各位皇子的学习程度,当时胤禩年仅6岁,却一点都不输胤祉、胤禛等哥哥们。
康熙三十一年,胤禩随父亲去塞外围猎,每次出去,他必有斩获。满人尤其注重骑射功夫,而胤禩13岁就可以帮忙试马。每次朝廷收到贡马,他就作为代表试骑,接着便能分辨是不是好马。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分封皇子,就将胤禩封为贝勒,他是当时受封年龄最小的皇子。
其次胤禩的人缘是非常好的,在兄弟中,就有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四胤禵力挺他。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都对胤禩赞不绝口,夸他聪明能干,有德有才。由此可见,胤禩是真的优秀。然而,他却没能继承皇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理由也有很多。
其一,当康熙第一次废掉胤礽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放弃胤礽,他当时还是希望,群臣能够劝他复立胤礽,让自己有个台阶下。谁知群臣却没有意会到,反而极力推荐胤禩。康熙最讨厌有人结党营私,虽然这些都是大臣的请求,但他只会将所有过错,归于胤禩身上。
其二,胤礽被废后,老大胤禔也随即失宠,于是他转向支持胤禩。为了能够让康熙立胤禩为储君,胤禔可谓煞费苦心。他一边找来相士,当着康熙的面说胤禩有大贵之相,一边暗示胤礽要对康熙不利,并表示自己愿意替康熙杀掉胤礽。如此一来,很难不让康熙将他的所作所为,和胤禩联系起来。这样又让胤禩落得一个不念手足之情的名声。
其三,有说法称,胤禩之所以失宠,是因为他向康熙献上两只海东青,结果送去的时候,海东青已奄奄一息。康熙看到后大怒,斥责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这里就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康熙认定胤禩不孝;第二、康熙认为胤禩出身卑贱。也就是说,在康熙的心中,胤禩已经不再是那个优秀的儿子,而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也就不配继承皇位了。
其四,很多人都认为,康熙之所以选择雍正,很大部分原因,是看中了孙子弘历,希望将来皇位可以传到弘历手上。这也就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胤禩膝下,没有像弘历这样优秀的儿子,所以不能引起父亲的注意。
不仅如此,胤禩甚至还子嗣稀薄,他就只有一子一女。为此,康熙认为都是其嫡妻郭络罗氏的错,因为她善妒,才导致胤禩子嗣稀薄。他曾这样斥责道:“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所以说,胤禩子嗣稀薄,成为他一大弊端。加上郭络罗氏给康熙的印象很不好,这样的女人,将来如何母仪天下呢?这也是导致胤禩无法继位的一个因素。
其五,康熙这一生,的确为清朝做出许多贡献,但他也明白,自己已经将国库掏空,而且朝中贪污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他需要的继承人,必须是个果断且能狠得下心的人,这样才能扭转清朝的颓势。
胤禩人缘一直很好,可见他为人比较随和,如果是他继位,必定实行仁政,这不是康熙希望的。相反,老四胤禛就很符合康熙的要求。因此种种,都注定胤禩最终无法继承皇位。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永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