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辅臣赞》:“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李严有能力,却没人品
很多人以为李严是益州本地人,或者是东州系的,其实并不是,他是地地道道的荆州人,出生于南阳。
在刘表时期,李严便以能干而闻名,刘表将其任命为秭归县令。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曹操大军南下,李严担心被大战波及,只身逃亡去了益州。
益州牧刘璋听说李严是个人才,也没有亏待远道而来的他,将其任命为成都县令。
虽然同为县令,但是成都是益州州牧的治所,跟之前的秭归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成都县令在地位上已经跟一郡郡守相当了,刘璋待其不可为不厚。
然而,在刘备入蜀后,与刘璋反目之时,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指挥大军抵抗刘备。
可是,在这时候,李严却带着部下投降了刘备,最终使得绵竹失守。
《三国志·李严传》: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
与李严的投降相比,当时益州另一位将领的表现就令人敬佩多了,他就是张任。
当时,张任同样也在绵竹,是受李严指挥的将领之一,但是他与李严选择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在李严投降之时,他坚决率军抵抗。
绵竹失守后,张任又退兵到雒城,与刘璋之子刘循坚守雒城,最终战败而被俘,却宁死不降。
若说李严作为秭归县令之时,罔顾“地方官守土有责”的大义,只身逃亡益州,还算是无奈的话,他投降刘备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叛徒无疑了!
刘璋如此厚待李严,李严却吃里扒外 ,这种行径无疑是让人看不起的,也彻底败坏了他的人品。
不仅如此,后来刘备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重用李严为犍为太守之时,他自视甚高,与同僚关系处得一塌糊涂,还有属下因为害怕被他忌恨,而叛逃降魏。
总之,在蜀汉阵营中,李严虽然一直身居高位,却因为人品问题,没人肯跟他来往,这也是他最终被诸葛亮一步步逼迫,却无人站在他这一边的根本原因。
02.托孤重臣被边缘化
李严的人品如此不堪,若是在治世,他这样的人必然是不会受到重用的。
幸运的是,李严身处乱世,乱世用人讲究唯才是举,曹操就是其中的典范,而刘备也不差。
刘备平定成都之后,便将李严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也就是在犍为太守任上,李严表现非常出挑,可以说是文才武略都属上佳。
因此,在刘备临终之前,这才专门征召李严入永安宫,将其任命为尚书令,与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
当时,刘备对诸葛亮与李严二人的权责划分是这样的:以丞相诸葛亮为正,主持朝政;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任命其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
《三国志·李严传》:“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的这个任命很有深意,诸葛亮虽然为主要的辅政大臣,但是内外军事的统帅之权却在李严手中,这也是刘备制衡二位辅政大臣的一个手段 。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刘禅时期,似乎李严的“统管内外军事”并没有什么用?
从诸葛亮数次北伐就可以看出,整个蜀汉的政治、军事大权都已经被诸葛亮握在手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问题,说来说去,还是在刘备的临终遗命之上。
他虽然赋予了李严“统管内外军事”大权,但是却将其牢牢定死在了永安,也就是那道“留镇永安”的命令。,这道命令也是很有深意的。
首先,当时吴蜀刚刚经历大战 ,虽然暂时停战,但是两国仇恨已深,而且吴国背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大军西征,永安是益州的门户,必须要有一个足够身份地位的大将镇守。
其次,“统管内外军事”的权力太大,必须要加以制约,否则的话,他是否可以轻易凭这个权力调动皇帝身边的亲卫,那要想发动政变岂不是轻而易举?
所以,刘备在给予他莫大的权力的同时,又将其死死摁在了永安这个地方。
这是刘备的高明之处,却也给了诸葛亮将李严边缘化的机会。
在刘备退守永安之时,虽然孙权派遣使者前来求和,但是在刘备心中,这只是暂时的休战,主要仇恨依旧在,说不定哪天就会再次掀起大战,所以边界上布置大军是非常有必要的。
直到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再次与吴国缔结盟约,两国经过长久的往来,关系不说亲密无间,却再也没有了战事的爆发,使得永安的军事力量变得可有可无。
既然永安从战略要地变成了稳定的大后方,李严这个托孤重臣被边缘化就是可以想象的了 。
若是两国依旧交战,李严凭借军事统帅权,随时可以征召国内其他地方的兵力为己用,甚至还可以通过粮草、军械等方面的需求来侧面影响地方官员。
诸葛亮的这一招对李严来说,相当于釜底抽薪,让他的“统管内外军事”权力形同虚设。
03.李严与诸葛亮的矛盾
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李严就曾写信给诸葛亮,怂恿他应该受九锡,进爵称王。被诸葛亮驳斥了一番,二人从此反目。
《三国志·李严传》:“诸葛亮集有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公元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想要征调李严前来镇守汉中。
其实,这个调令是比较有深意的,也是诸葛亮想要排挤李严的一个关键举措。
试想,诸葛亮要从汉中北伐,汉中作为大后方,已经不同于魏延镇守之时,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大了,何必李严亲自前来?
若说此时的重要性,无疑永安更应该镇守,毕竟东吴偷袭的次数还少吗?
可是,诸葛亮还是想要征调李严,无非是两个原因:
1.让李严主动听从诸葛亮的调令,从此之后,李严就会从本来地位相当的辅政大臣,彻底沦落到一般武将的地位,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毕竟是他自己违背先帝遗命“镇守永安”的。
2.收缴李严的兵权。第一个是从政治地位上,这个就是从实际兵权上。让李严镇守汉中,可不真的是让李严独自一人前来,而是让他带兵来汉中。
而李严手中有兵吗?
当然,当初刘备大军伐吴,虽然最后兵败身亡,但是永安还是有数万大军,这些比兵力,在刘备临死之前都交给了李严。
蜀国本来就弱小,兵力更是捉襟见肘,诸葛亮想要兴兵北伐,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兵力,他都恨不得用上,当然不想让李严手中的大军空置,所以这才想要征调李严的兵力。
如果李严真的带兵来了汉中,结果只有一个:大军被诸葛亮征调,而李严孤身镇守汉中,从此他的兵权将再也收不回来了 。
因此,在李严接到诸葛亮的调令的时候,他便以先帝遗命为由,干脆利落地拒绝了诸葛亮的征调。
不仅如此,李严还“趁火打劫”,希望诸葛亮能从益州划分五个州出来,独立为巴州,让李严担任这个巴州刺史。
之后其实是李严的痴心妄想,整个蜀汉只有益州一州之地,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之职,拥有了统管整个益州的军政大权,他如何会分一部分出来给李严?
李严想让诸葛亮亲自分薄他自己的权力,让李严与其分庭抗礼,这个想法怎么看都是一种异想天开,或者说是李严用此举来回应诸葛亮要他镇守汉中的征调。
道理很简单:你诸葛亮不肯将益州军政大权分一半给我,我凭什么要将自己的兵权交给你呢?
就这样,二人之间的矛盾于第一次北伐之前公开化。
04.李严被贬
面对诸葛亮的第一次征调,李严回怼了过去,虽然出了一口气,可是却也将自己的后路彻底断绝。
因为诸葛亮已经明白,此人是不可能心甘情愿交出手中的权力的,也就是俗称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公元230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后,曹魏大司马曹真率领三路大军进逼汉中,为了加强汉中的防务,诸葛亮再次要求李严率领20000大军赶赴汉中。
这时候,诸葛亮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是第一次北伐之时的影响力了,通过数次北伐,整个蜀汉的军政大权已经彻底被诸葛亮完全掌控。
这时候的李严也没有之前硬气了,不敢再拒绝诸葛亮的征调。
但是,他还是心有不甘,于是李严再次做了一个愚蠢的事,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人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前来诱降他。
诸葛亮一听到这个传言,就知道李严心中想的什么,于是他上表将李严升任为骠骑将军,并让他的儿子李丰接替他,都督江州的防务。
见自己升了官,驻守多年的江州也到了儿子手中,李严觉得自己大赚一笔,于是便兴高采烈地带兵北上汉中。
可是,这一去,他彻底断送了自己在蜀汉的前途。
次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李严督运粮草,夏秋之际,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便派人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
谁知道,前面诸葛亮刚撤军,李严便在后面故作惊讶:“军粮充裕,怎么又撤军呢?”
言外之意是在解脱自己督运粮草不力的责任,并凸显诸葛亮的无能。
这还不止,他还亲自上书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
当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再也忍不住了,于是联名所有武将,弹劾李严。
此时,蜀汉武将除了李严之外,地位最高的是车骑将军刘琰,然后下面依次是魏延、袁綝、吴懿、高翔等人。
从上到下,所有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武将全部联名上疏,哪怕李严是先主托孤重臣,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后主将李严非为庶民,流放到梓潼郡。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到了梓潼,李严闻讯而死。
倒不是李严有多怀念诸葛亮,而是他深知,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声望,除非他亲自重新启用,否则的话,被诸葛亮贬下去的李严,后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用他了!
05
其实,诸葛亮与李严并没有私仇,而且李严除了人品有瑕疵,在军政上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否则也不会先后受到刘表、刘璋、刘备三人的重用。
可是,他错就错在“私心太重”,只考虑个人得失,没有将蜀汉的大局放在心上。
诸葛亮曾评价他:“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从个人功利上来说,他拒绝诸葛亮的征召,似乎是保全了自己手中的权力,可是对整个蜀汉大业来说,确实是极为不利的。
蜀国本来就弱小,寥寥数万兵力,在举国北伐之时,李严还为了一己私欲,拒绝率兵北上,前面数次北伐失败,可以说李严也是负有极大责任的。
而诸葛亮的做法之所以能得到蜀汉上下官员一致的拥护,原因也在于此。
若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际,李严便主动跟随,他的结果又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