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由于家天下的本质,皇帝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和安全,在内宫和外廷之间设置了可以称为天堑的壁垒屏障。正是由于这道屏障在,所以才会发生很多其他人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夺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假设有几个党,一个是于谦党,于谦声望既隆,权力又盛,看上去干什么都行。但这个党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立储。当然这个问题牵涉到景泰帝的问题,但无论有什么原因,没有立储就是没有立储。储君不仅仅是未来的接班人,还是前途所在,希望所在,更是一个政治群体,特别是既得利益的政治群体能够繁荣稳定的基础之一。
在封建社会,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皇宫流水的大臣,于谦再NB,也不可能永远掌权。所以,对于所有大臣来说,在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是必须要站位的。但问题是,景泰帝无子,身体又不好,大臣们无位可站呀。我反对无位可站,等于是让出了阵地,如果有人发起了站位,于谦党们的选择就很玄幻了。当然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因为于谦党的权势很强,其他人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发起站位,但总是有投机主义者存在,虽然很多投资客失败身死,但一旦成功就可能一飞冲天的诱惑总是吸引着人们前仆后继。
前面说了,封建社会内宫和外廷是两个世界,所以会发生很多难以理解的事情。我不同意夺门之变于谦没有阻止的关键在于,夺门党掌握了四要素,这四要素虽然不一定能消灭于谦党,但足以将于谦党反击的成功率降低很多,且会将反击的危害增加到极大。这才是于谦放弃阻止的根本原因——反抗不一定成功,即使成功了,自己的声誉完了,追随自己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国家可能也完了。
这四要素,一是正牌的继承人,于谦党那里没有储君可站位,所以所有大臣在这件事上都是彷徨的。现在让他们做一个选择题,选项:A正牌继承人、太上皇、前皇帝朱祁镇同志;B暂无,可能是一个你喜欢的人,也可能是一个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也可能是朱祁镇同志。如果选A,你马上就可以保住现有地位,甚至更进一步。如果选B,你的未来将不可描述。这样的选择题你让人怎么选?
第二的一个要素是,内宫的支持。朱祁钰已经病重了,太后又被说服了。前面说过,内外是两个世界,虽然有时候看上去外廷可以影响内宫,但那是特例。而这个问题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只要宫门一关,非诏任何人不能进入,无论你有什么理由,要强行进入就是谋反。如果说夺门党没有控制内宫,哪怕他们夺得了宫门,那也只是一时的,太后可以宣诏于谦党入宫,但太后已经上了贼船。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于谦党在内宫中依然有支持,他们偷偷开门放于谦党进入,这种情况就介于谋反和肃反之间了,胜利者可以拥有话语权。但我估计于谦党在这方面是缺乏足够的资源的,而夺门党也不是白痴,他们进入内宫之后必定会严格控制宫门,想偷门可能性不大。
第三个要素,是先机。宫闱密事,关键字是密。古时通讯不便,交通不变,虽然于谦党掌握了朝权,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及时响应,特别于谦不是曹操,也不是霍光,他们的能量有限。石、徐之谋,到底于谦什么时候能掌握?按照正常的速度,于谦党必定有几小时延迟。不要小看了这几小时,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假设于谦知道了有人去攻打南宫,他会怎么做?第一时间的做法肯定是让人包围南宫并抓捕贼人。等他弄清楚这是政变,早在几小时前人家都把太上皇迎出去的时候,你再去皇宫,发现皇宫已经关门了,一步落后,等于步步落后。这时候摆在你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想办法沟通内宫,要么是太后,要么是其他关系人,让他们开门,但是现在没有沟通的渠道,甚至不知道太后的态度。二是马上召集兵马攻打皇宫。虽然你可以告诉将军和士兵那是在平叛,但大家都不是傻瓜,任何理由攻打皇宫,就是谋反,就是族诛。最关键的是,夺门党必定不是傻瓜,他们说服孙太后并将朱祁镇迎入皇宫的同时,必定会拉拢大臣,可以单独宣召某位大臣入宫,也可以手诏下令,也可以私人联络,其核心要求就是一条,新皇帝已经即位了,也许还会撒谎说这就是于谦同意了的,问你认不认!可以想象,这种时候大臣会怎么选?
选择只可能有三种:A新皇帝万岁。毕竟这是既成事实,而且得到了后宫的认同,可谓大势所趋,这样做至少可以暂时保住自己的命。B痛斥政变谋反。如果是被宣召进宫的大臣这样做,估计马上就会死。即使是在宫外的大臣,在于谦都没有发话的时候这样做,等于是找死——万一连于谦都同意了呢?C容我三思。这个答案,其实和B是一样的结果。等于是你不承认新皇帝。所以,这个选择题,且是限时选择题,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会选A,即使选C的,也不敢明说是为了拖延时间,必定也会被逼着承认,至少部分承认新皇帝。
第四要素,不能反悔。皇位争夺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候,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没有反悔的权力的。孙太后也许是因为无知,因为被蒙蔽,但她一旦选择了朱祁镇,就已经上了贼船,如果朱祁镇失败了,孙太后就是谋反。同样的,其他大臣,一旦承认新皇帝,就不可能改口,因为如果朱祁镇失败,他们就是同谋。即使那些仅仅是部分承认的人,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些人或许是偏向于于谦的,但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大多数只能选择最不坏的路。因此,此时的于谦如果要反击,他的敌人不仅仅是石亨、徐有贞等人,还包括了几乎整个内宫,包括了所有承认新皇、甚至仅仅是被联络过的大臣——谁知道你有没有私下承认新皇?因为这些人都知道,如果皇帝还是朱祁钰,或者是其他藩王登基,都不大可能容得下他们这帮有历史污点的人。
这种情况下的于谦选择是很难的。如果他下令攻打皇宫,那么就形同谋反,军队会不会答应,会不会出力,其实并没有那么有把握。也许很多大臣已经认同新皇帝了呢?另外,即使成功了,又如何善后?孙太后怎么解决?与夺门党有过沟通的人怎么解决?一旦自己开了这个先河,就骑虎难下了,就算不想当曹操也不可得了,到时候究竟是自己谋朝篡位,还是最终覆灭呢?如果选择反击,可以说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显然于谦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谋朝篡位是一个技术活,是一个耐心活,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培养的活,不是哪个权臣突然一拍脑门就能干成的事情。于谦权力再大,也是以为国保民为基础的,总不能昨天还在说为国为民,今天就突然宣布自己要当曹操。别人拥护忠臣于谦,不一定拥护当曹操的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