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战国时期之精彩程度,不亚于之后的后汉三国。西汉刘向在经过搜集整理后,编订了三十三卷《战国策》,其中的主角就是活跃于战国各国间的纵横家们。
其实《战国策》原本的作者不详,内容比现在流传的多,只不过有些内容太过荒诞,因此刘向在结合实际情况后将其进行删减。
【资料图】
由此可以看出,《战国策》的原始资料其实要比《三国演义》更有戏剧性,其中纵横家的形象也必然和史实中的存在出入。
那么《战国策》是如何塑造纵横家形象的?这种手法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一、《战国策》以艺术加工为主的写作手法
1.重视个人细节的叙事手法
《战国策》之所以能够让人物形象生动地跃然于纸上,最主要的还是在叙事中对细节极为考究,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就拿如今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来说,开篇直接通过外貌上和动作上的细节,快速且生动刻画出邹忌外貌上佳又爱美的形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此外,《战国策》在刻画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时更是极为传神,通过“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寥寥十六个字,就让苏秦失意落魄的形象浮现在读者脑海中。
回到家后,苏秦为了精进学问口才彻夜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坚毅的心志由此便能看出。《战国策》通过这种在个人细节上的考究,使纵横家们的形象极为生动鲜活,同时也能让读者理解他们的志向。
2.“虚实结合”加强戏剧性
其实稍加思考便能知道,上述的这种极具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显然是对事实进行了另一种“虚实结合”,也就是加入了一些虚构成分。
这种写法其实就和《三国演义》是一个道理,通过夸张和虚构加强戏剧冲突、丰满人物形象。
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战国策》经常会通过虚构人物的内心想法,来加强戏剧性,这点依旧可以拿上面苏秦的故事来举例。
苏秦回到家后,看到妻子不织布、嫂子不做饭、父母不和他说话后,感慨道:“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其实这个放在现实中很不合理,这种话苏秦不光不会对家人说,更不会在以后详细告诉朋友。作者在这里之所以虚构,就是为了将苏秦和秦国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出来,为苏秦之后苦读和合纵抗秦埋下伏笔。
而在列数据这方面,《战国策》同样存在夸张修辞,例如在《鲁仲连义不帝秦》一文中,就通过“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这种超乎常理的数据,来突出鲁仲连口才之高。
当时秦军围困邯郸之后撤军确有其事,但是即便按照当时的计量标准,要把25万大军后撤五十里在短时间也难以实现。这种“真假参半”,正是《战国策》中经常用来凸显纵横家能力的主要写作手法。
3.以语言突出人物形象
在整部《战国策》中,最常见的手法莫过于用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其中包括用激烈说辞和运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就拿上文提到的《鲁仲连义不帝秦》一文来举例,鲁仲连在面对辛垣衍“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的说辞时,进行了愈发激烈的反驳: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在鲁仲连看来,秦国抛弃礼仪只看重战功,对士兵使用权谋控制,将百姓当奴隶对待,如果当他们的臣民,还不如跳进东海里自尽。
这种激烈的言语不见得一字不差全是鲁仲连所说,但是《战国策》通过艺术加工出这种语句,进一步表明了鲁仲连的志气,同时也使他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
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战国策》也会抛开实际情况,通过制造身份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关系,来深度刻画纵横家们的性格。
例如孟尝君门下有个名叫冯谖的食客,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是否真心爱才,因此跟孟尝君说自己没本事,结果孟尝君只让他吃粗茶淡饭。
冯谖观察了几天后,故意当着一群食客的面,唱了一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以此来暗讽孟尝君“看人下菜碟”。
这种话在小说中其实属于经典情节,但是在现实中并不合理。冯谖出身贫寒,作为没有成绩的下等食客,其实是带着一种“赌”的心态想获得孟尝君赏识。
《战国策》中的这段话,只有名声在外却不受重用的人才会说,显然这里是先让读者知道冯谖有本事才以此营造戏剧冲突的。
二、《战国策》中的纵横家争奇斗艳
在一系列艺术加工手法的作用下,《战国策》中的纵横家们各个都有传奇经历,其身份地位之悬殊、结局好坏参半,描绘出了一幅争奇斗艳的壮阔画卷。
1.权贵出身的纵横家结局好坏参半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其实是不看重出身高低的,只要口才高超、才思敏捷便能出人头地。也正因如此,身份地位其实在不同层面上,进一步突出了人物形象,并能够和他们的结局产生映衬关系。
在一众纵横家中,出身地位最高的当属“战国四公子”,其中的佼佼者便是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虽是魏昭王之子,其一生功绩基本都是在赵国完成的,最有名的就是“窃符救赵”,通过偷本国兵符,帮助刚在长平之战大败的赵国挡住秦军攻势。
在他定居赵国的十几年后,秦国见攻不下赵国,就转头去打魏无忌的老家魏国。魏无忌见状,又亲率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反攻秦国至函谷关。
然而魏无忌因此遭受哥哥魏安釐王的猜忌,被哥哥夺取兵权“雪藏”,最终抑郁而终,令人唏嘘不已。和魏无忌相比,齐国孟尝君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好的,算是善始善终。
孟尝君的祖父虽是齐威王,但是他早年也在秦昭襄王的“半请半逼”下当了秦国宰相。
回到齐国又当了宰相后没多久,孟尝君为了改变魏国终将被秦吞并的未来,带领齐、魏、韩三国大军打进了函谷关,直逼秦国都城,吓得秦王立即求和。
作为合纵抗秦中的典型人物,孟尝君晚年出于相对中立的地位,不与任何诸侯国亲近或交恶,最终因病去世。
2.平民出身的纵横家结局同样令人唏嘘
相较于权贵阶层,平民出身的纵横家在《战国策》中更具有传奇色彩,他们一跃飞天的功成名就本身就极具戏剧性。
古往今来世人提到纵横家,首当其冲的便是在战略角度针锋相对的“合纵派”苏秦和“连横派”张仪,他们二人都是平民阶层出身,且都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徒弟。
苏秦和张仪两人虽然最终目标都是天下太平,但是两人却政见不合。苏秦认为秦王暴戾,必须先挡住秦国攻势,才能在诸侯王中选出一个能平定乱世的明君,因此他主张先合纵诸侯以抗秦;
而张仪认为,秦国最终必然会统一六合,与其合纵形成僵局乱世,不如加快秦国的统一步伐。
在这种情况下,二人开始了斗智斗勇。苏秦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和意志,成功说服六国建立合纵联盟的盛况,他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佩戴六国相印的人。
但是好景不长,张仪以远交近攻为主的“连横”手段,轻而易举就打破了六国联盟,使秦国领土得以快速扩张。
在《战国策》中,苏秦和张仪这两个师兄弟之间充满了戏剧冲突,他们的经历既彰显了纵横家们的最终志向,也展示了他们高超的外交手段和游说能力。
更具戏剧性的是,行事作风更为温和的苏秦,在燕国因造诽谤失宠、在齐国更是因遇刺重伤身亡,落了个凄凉结局。
反观打破合纵联盟的张仪,虽然让秦国占了家乡魏国不少领土,依旧能回到魏国当了一年相国平安离世。
《战国策》通过详细记载纵横家们的出身和结局,使读者在了解战国局势变化的同时,也对纵横家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也是纵横家们得以名垂千古的原因之一。
三、《战国策》所塑造的纵横家形象对后世有何影响?
总的来说,《战国策》虽然因为存在大量“艺术加工”的手法,导致其历史研究价值存在一定的误导作用。
但是纵横家们的经历,基本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在其他历史遗存资料中都有佐证。
《战国策》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其主要原因也正是通过“艺术加工”,深度刻画纵横家们的形象及经历,使读者阅读的并不是一系列枯燥的史料,而是偏“演义”性质的故事集,就和《三国演义》要比《三国志》的受众更多是一个道理。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艺术加工”手法其实是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和喜爱的通俗方式。
这种做法虽然有违史料的严谨性,但是却能更好地向后世传播纵横家们的精神与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就拿三国时期来说,诸葛亮在奔赴江东舌战群儒时,就被步骘嘲讽道:“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随后,诸葛亮也以苏秦和张仪的经历进行反驳。
由于战国时期的史料比较杂乱,《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因此可以推断三国时期流行的战国史料,主要就是《战国策》。
客观来说,《战国策》为了塑造和凸显纵横家形象,而进行“艺术加工”的行为会对历史研究造成困扰。
但是其积极作用,就是将一部分真实史料进行记录和传播,并且让纵横家们的形象和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流传后世,这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资料
《战国策》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