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林徽因的侄女,长相神似林徽因,作品遍布美国,奥巴马曾为其颁奖
【资料图】
提到林徽因,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一代才女,但其实她的另一个身份更为重要,那就是建筑师,她的墓碑上也仅仅镌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这七个大字。
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虽然她的一子一女都不是平庸之辈,但是并没有继承母亲的衣钵。姐弟俩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姐姐在外语系,弟弟在历史系。梁再冰进新华社当记者,常年派驻英国、澳大利亚、香港;梁从诫最后以环境保护知名社会,跻身全国政协常委。如果论建树,两个人还是不能和父母比肩,反倒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有后来居上之势。
林璎的父母于1949年以前离开中国来美。她曾到丹麦念书,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因为她是黄种人,横遭歧视,愤而回到美国,在哈佛待过,又转到耶鲁。本科尚未毕业的二十一岁林璎,应征美国越战纪念碑设计,从千余件应征作品中夺魁,一举成名。
这件作品有何特殊之处呢?
按照林璎自已的解释,地球像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纪念碑向两个方向各伸出六十米,一边指向林肯、指向林肯纪念堂,一边指向华盛顿、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它的体量不高,也不大,而是紧贴着大地,整个设计与周遭环境十分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林璎设计越战纪念碑那时,并不知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在天安门广场,几年后她来到广场,也不知林徽因参与此碑设计。越战纪念碑的倒“V”字形,朴素、简洁、庄严,要是产生联想,两座纪念碑某种深层的联系,不一定毫无缘由。
我们细瞧林璎照片,她的脸盘、眉眼,与姑母颇有神似处,甚至有甚于梁再冰。林璎直言,“能感到我和姑姑的血脉联系。”又说自己,“做建筑就像写小说,做艺术就像写诗。”
设计越战纪念碑成名之后,林璎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又成功设计了民权纪念碑、女权纪念碑、印第安人纪念碑,每一碑体都具标志性,盛名远播全球建筑界。
林璎最终成了耶鲁校董,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她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2009年她又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以此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2010年2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为她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林璎在中国也有设计的作品,比如汕头大学的新校门和真理钟。
新校门完全敞开式设计,校门整体呈现灰色,以细致的石材营造,风格沉稳大气;
真理钟设计包含两部分:一个简单的金属弧吊着一个中国式吊钟和一座石楼。弧形灵感来自书法笔触,用手轻轻画一条犹如书法笔触的简单曲线而成的造型,由钟楼支撑。远远望去,柔和天然弧线造型和支撑它的笔直石楼想比,构成对立的平衡,代表思维过程的两年汇合。
如今,林璎依然在不断刷新自己的成就,她仿佛林徽因生命的回响,萦绕到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