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当中,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范进,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准备科举考试,直到双鬓花白时才中了举人。然而,他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竟直接高兴得疯了。当然,在小说当中是存在一些夸张成分的,但从这个故事中也不难看出,在古代科举考试的竞争是十分残酷而激烈的。有许多像范进这样的人,把一生的时光都花在科举考试上。竞争如此激烈,却一直有人为此前仆后继,高中之后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科举考试的地位
(资料图片)
我们都知道,在先秦之前,主要采取分封制,能够得到分封的人都是周王室的亲戚,或者是开国功臣的后代。普通人想要跨越阶级入朝为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采取了军功爵制,这样普通人所面临的阶级壁垒才稍稍露出一条缝来。随后,汉朝采用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
这些制度看似能够从全国范围内选拔真正的人才,但实际上,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开始,到东汉末年,入朝为官的途径已经全部被门阀士族所操控利用。而九品中正制制定后,表面上看是依据行状来定品级,家世和出身只做参考。而实际上,从两晋以后,已经完全把家世作为定品级的依据了,出生寒门的人,即使才学再高,也只能为下品。著名的诗人鲍照曾写过一首《行路难》,批判的就是当时的这种现象。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平民百姓也许穷尽一生,也无法跨越阶级带来的鸿沟。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出现才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科举制制定之初,它极大地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选拔出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朝堂为官。为国家的发展、政策的制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在封建时代能够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了。
残酷的科举制度
虽然科举制度可以说是现代高考的前身,但高考和科举考试之间还是有许多差异。不同于高考的一次性考试,科举制度要经过层层选拔。以唐代的科举制度为例,各地的考生们或出自官办学校,或来自地方私塾,首先他们都得参加县里或者州里的考试。
通过地方考试后,他们才有进京考试的资格。京城的科举考试在每年的春天举行,前三甲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在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中,竞争也很激烈,许多热门的岗位的报录比能达到几百比一。而古代科举考试,更是残酷,千万人中,也只有前三甲才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高中之后
既然科举中的前三甲是万里挑一才选拔出来的人才,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从此高官厚禄,衣食无忧了呢?事情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在范进中举后,让他高兴得发疯的不过是个县长级别的职务,这也正是前三甲们面临的最真实的待遇。实际上,能够到地方做官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通常来说,刚刚高中的状元郎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里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文秘了。甚至,在宋代,状元郎们还得“排队做官”,也就是说,朝廷当中有人告老还乡空出了职位,他们才有顶替的机会。
不过,虽然他们的起点不高,但升迁的机会还是不少的。翰林院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书院,皇帝日常的安排,政策的起草,地方政务处理等,都是由翰林院来打理的。皇帝在政务上很依赖翰林院的帮助,所以对此也十分看重,历朝历代,有不少宰相就出自翰林院。所以,虽然进士们高中之后的工作不算特别风光,但只要工作做得好,说不定哪天就成为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