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王毛仲的恩宠超过高力士,却因为一言不慎被唐玄宗处死

2023-02-26 22:36:29
A+ A-

唐玄宗李隆基靠“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将自己送上了皇位,不过,那些参与政变的功臣们却大多结局凄凉。

比如,刘幽求死在了贬黜途中;王琚流浪三十年还是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姜皎遭受杖刑死在流放途中。还有本文的主人公王毛仲,也被一道圣旨赐死在零陵。

王毛仲的遭遇来得有点突然,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相关资料图)

开元十八年,王毛仲的“二夫人”李氏给他生了个儿子,高兴之余他大宴宾客,给儿子举办“洗三”宴。

按理来说,这孩子不是嫡子,犯不着兴师动众,但那天,京城的达官贵人几乎一个不落地全来了。

原来“二夫人”身份特殊,她是唐玄宗赐给王毛仲的女人,因此获得了与王毛仲的嫡妻同等的身份,还被唐玄宗赐为“国夫人”。

有皇帝的加持,谁敢不给面子?

酒酣耳热之际,来了一位贵客——高力士,他奉皇帝之命,特地前来祝贺并送温暖:授予此子五品官衔。

多少官员熬了一辈子都升不到五品,一个才出生三天的奶娃子居然成了朝廷大员,难怪说“学得好不如生得好”,古来有之。

本来这是一件喜上加喜的事,可是王毛仲却怏怏不乐,对高力士嘟囔了一句。

回宫后,高力士将这句话转达给了唐玄宗,唐玄宗顿时勃然大怒,一股杀气从胸中升腾而起。

王毛仲究竟说了啥?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介绍一下王毛仲其人。

王毛仲祖籍高句丽,其父曾经官居游击将军,后来由于犯罪,全家人都被罚入官府为奴。

李隆基为潞州别驾时偶遇王毛仲,非常欣赏这个悟性极高、头脑机灵的小伙,于是便将他收入门下,充当自己的侍卫。

景龙二年,李隆基回到长安,开始筹划“唐隆政变”,并有意识地结交万骑将军。王毛仲心领神会,他也“布诚结纳”,很快与万骑将领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打得火热。

李隆基太高兴了,这种事他亲自操刀风险太大,王毛仲心有灵犀地替他做成了,上哪儿找这么贴心的亲信?

从这一刻开始,王毛仲不光是李隆基的侍卫,更是值得信赖的心腹,并全程参与了谋划。

然而,就在事变的当天,王毛仲却耍了个大滑头,由于害怕失败而遭受牵连,他竟然不辞而别失踪了。直到“唐隆政变”成功后的数日,王毛仲才又现身。

遇到危险就逃跑,有了成果就来蹭,面对王毛仲的无耻行径,李隆基却表现得很大度,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依然将他视为“唐元功臣”,赏了他一个将军的职位,不到一年,又擢拔他为三品大将军。

吃一堑长一智,“先天政变”时王毛仲不再三心二意,为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唐玄宗也没有亏待王毛仲,又提升他为二品辅国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封霍国公,食邑户五百。

“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就是负责全国马匹养殖的官员,您可以将他简称为“弼马温”。

堂堂的二品大员,怎么才是个“弼马温”?这不是羞辱人吗?

这你就错了,古代战马是战略物资,相当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运输机。我国直到五十年代还将军马的繁殖饲养当作战略任务之一,当年有个“长春军需大学”(现已并入吉林大学),其重点学科就是“马医”。

王毛仲这个“弼马温”做得如何呢?我们只能用四个字评价——叹为观止,“出色”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成就了。

王毛仲在任期间,将养马规模从24万匹增加到43万匹,同时连副业牛羊的养殖也翻了数倍。他又增加莳茼麦、苜蓿种植1900顷,保证这些牲口在冬天也不缺饲料,省去了一大笔采购费。

他还招募僰僮(僰族奴隶)千人为牧民,杜绝了官方贪污倒卖饲料的现象,仅此一项每年节省数万石。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连死马也能卖出高价,这一项每年又给他带来八万匹绢的收入。

这真叫“干一行专一行”,人家不光把马养好了,还额外带来经济效益,难怪他会得到皇帝的格外恩宠。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东封泰山,王毛仲“取牧马数万匹,每色一队,相间如锦绣”。这幅壮美的画面让唐玄宗龙颜大悦,当即在泰山脚下宣布加封王毛仲“开府仪同三司”。

唐玄宗在位一共只有四人获得这个荣誉,其余三人分别是开元名相姚崇、宋璟,以及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

王毛仲所获得的宠幸远不止这些,他和姜皎是唯二有资格出入后宫,与诸王、嫔妃连榻而坐的外臣。

史书说,唐玄宗一段时间见不到王毛仲就怅然若失:“或时不见,则悄然如有所失;见之则欢洽连宵,有至日晏。”

开头提到,王毛仲的小儿子被赐五品官衔,其实这不是个案,事实上王毛仲的所有儿子都被授予了五品官,并被准予与太子交游。

总之,在唐玄宗的眼里,王毛仲就是自己的骨肉兄弟。

人一旦获得超越本分的福祉就难免迷失,王毛仲也是如此,他开始变了,变得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有一次他居然伸手向唐玄宗索要兵部尚书之职。

唐玄宗是个讲感情的人,但在大事情上又是个相对理智的人,当初他曾经允诺姚崇:国事交给宰相,他绝不任用亲信。

兵部是国家要害部门,别说唐玄宗不答应,即便答应了宰相们也会反对。

当年王毛仲负责策反万骑,如今禁军将领大多是当年的万骑将士,王毛仲与他们的交往非常密切,龙武大将军葛福顺还跟他成了儿女亲家。

也就是说,王毛仲虽然不在禁军任职,但在唐玄宗的纵容下,他几乎成了禁军的无冕之王。

在这种状况下,王毛仲如果再插手兵部,全国的兵马岂不是全都掌握在他一个人手上?

于是唐玄宗面露不快,一口回绝了。而王毛仲居然变脸了,甚至说话的腔调都露出了几分不满。

这件事给唐玄宗留下深深的阴影,不久高力士又提醒唐玄宗:“禁军将领多依附于王毛仲,他们行为不法,甚至公开杀人,早晚会酿成大祸。”

这不是唐玄宗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警告,但这一次格外的刺耳,他不禁打了冷颤。

很显然,高力士很懂唐玄宗,直到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那么,高力士为何要“落井下石”呢?

其实高力士早就恨透了王毛仲。

王毛仲自恃恩宠,完全不把这些宦官放在眼里:“毛仲不甚恭,位卑者,或踞见,迕意即侮谇,以气凌之,直出其上。高力士、杨思勖等衔之。”

他对高力士、杨思勖这些地位高的还算留情,仅仅是表现出“不恭”,而对地位相对较低的宦官们则随意侮辱。

除了个人恩怨外,高力士的话其实也是出于公心,皇帝的私人保镖们都听命于外人,不出事才见鬼呢!

虽然如此,唐玄宗依然没有对王毛仲动手,而是想办法用温暖感化他。正好赶上他喜得贵子,于是唐玄宗便让高力士代表自己前去祝贺。

没想到王毛仲居然一点也不领情,而是说了一句:“是子亦何辱三品官?”

我儿子难道就不配当个三品官吗?

这话杀伤力太大了,你可以理解为:李隆基你不够意思,我要个兵部尚书你不给,就凭我的贡献,给我儿子封个三品都应该的。你也可以理解为:高力士这个阉货都是三品官呢,我儿子还不如他了?

唐玄宗一张热脸贴在冷屁股上,他勃然大怒:“以前此贼有负于我,我不计前嫌,给了他这么多恩宠,如今居然忘恩负义!”

人和人交往,一旦将陈年旧账全都翻出来,就意味着离决裂不远了。

也该着王毛仲“走背字”,就在唐玄宗杀气腾腾的时候,又有人告了王毛仲一个黑状。

此人名叫严挺之,时任太原少尹。他向唐玄宗反映了一个情况:王毛仲以私人信函向他索取兵甲,因为程序不合法,被他拒绝了,考虑到王毛仲的身份比较敏感,因此他特地密奏皇帝。

唐玄宗大吃一惊,原先他认为王毛仲仅仅是跟自己赌气,用感情软化还有得救,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私下收集武器了,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由于葛福顺等人与王毛仲的关系太密切,唐玄宗不敢贸然行动,他隐匿了严挺之的举报,足足谋划了几个月。

开元十九年的一天,唐玄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抓捕了王毛仲,并将葛福顺等十几名将领解除职务,分别贬黜到地方任别驾。

为防止事态扩大,唐玄宗甚至没敢公布王毛仲索要兵甲的事,而是以“骄盈”、“常多怨望之词”为由,将他贬为瀼州别驾。

事态平稳之后,唐玄宗这才又下了一道密旨,将王毛仲缢杀在永州。从天堂到地狱,王毛仲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自古“功臣难全”,人们都喜欢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抨击皇权的无情,但其实这些功臣们的不知进退、欲望膨胀才是悲剧的根源。

如果非要说唐玄宗的责任,或许他不该给王毛仲太多的恩宠吧,您说呢?

责任编辑:bH_0756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