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
引言:提起春秋时期,人们时常会想到闻名于世的"春秋五霸"。而这"春秋五霸"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而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主要是因为他有一得力助手。
而这个得力助手就是管仲了,管仲在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千古贤相"。但是管仲的经历也并不总是辉煌的,甚至于他还做过一些看起来"不光彩"事情。
【资料图】
家道中落,被迫改变生活方式
管仲本来有一个很不错的出身,但是却很不幸地遭遇了"家道中落"。说他出身不错,一是因为他与周王室的关系,二是因为他的父亲。
他的祖先与周王室属于同宗的关系,而"同宗"在当时的宗法社会里就是同一家族的意思,可以说管仲也算得上是"贵族后裔"了。虽然管仲的家庭并未因此享受足够的好处,但是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最重要的是管仲的父亲,他是齐国当时有名的大夫。
管仲
因此,管仲的家庭可以说是财富与地位兼备。他也从小就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管仲也并非纨绔子弟。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阅读兴趣也十分地广泛。除了爱好读书之外,他还非常喜欢结交朋友。每天读读书,与朋友小聚一下可以说是他生活的常态。
可是随着管仲年龄渐长,父亲也日渐衰老,家中的积蓄也渐渐地消耗殆尽,管仲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前的他仅仅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就可以了,可是家境贫困之后他就要整日里和生存做斗争。
找合作人受挫,确立了人生目标
管仲想到的一个谋生手段是去做生意,而这就是管仲所做的第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管仲
在我们现在看来经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十分的低下。不得不说管仲甘于放下身段去做商人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很在乎世俗观念的人。
可是做生意是需要足够的本钱的,管仲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找"朋友"合作。然而找人合作这个想法实施的并不顺利,管仲接二连三的请求都遭遇了拒绝。有的人是闭门不见,有的人是婉言拒绝,更有甚者直接当面嘲笑他的行为。
其实这一段不愉快的拜访经历给管仲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他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跌落到了社会底层了。因此他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改变。从前的他只是想着把每天的日子过好就行,可是现在他一心想的都是如何能够重新回到"上流社会"。
管仲
为实现目标,进行了两番尝试
管仲新的人生追求成为了他源源不断的力量来源,但是也因此他开始有了更多"不光彩"的经历。毕竟想要实现他的追求并不会是件容易的事,他也从那时开始了不断的尝试。
当时的他认为做生意会是一条复兴家族的路径,于是他暗下决心,不仅要把生意做成,还要把生意做的很好。而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合伙人",于是他又继续拜访自己的"朋友"。
鲍叔牙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一个朋友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朋友名为鲍叔牙,不仅是"贵族后裔",而且家中财力还是挺雄厚的。而鲍叔牙之所以会爽快答应管仲的请求,在他自己看来是因为他对管仲是"真感情",很想要帮他。
鲍叔牙对管仲来说真的是他那时最宝贵的"财富"。但为什么他们会有经得起考验的感情,我想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相似的东西。这第一点应该是真诚,他们对彼此付出的一定都是真感情。而第二点就是相同的观念,能看得出鲍叔牙同样也是不惧世俗看法之人。
鲍叔牙
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后,管仲的经商致富之路就开始了。他们刚开始做的是小生意,就是摆地摊卖鞋。但生意好的时候也只能赚点小钱。鲍叔牙为了让管仲日子过得好点,就很会在分成上让步。
可是管仲并不满足这样的日子,毕竟他内心有自己的追求。于是他找到鲍叔牙商量做大买卖的事情,鲍叔牙再次爽快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2人开始合伙倒卖"演出票",但是生意依旧不好,经常亏钱。虽然说2人是合伙,但主要是由鲍叔牙出资,现在他亏了很大一笔钱,管仲见到这个情况,就默默地放弃了经商。
管仲虽然没有损失什么钱财,但是名誉却受损了,他成为了众人口中"坑朋友"的人。经过"以讹传讹",管仲甚至成为了"偷朋友钱的人"。
管仲
可是鲍叔牙从未对管仲有那样的看法,而在我看来他俩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甚至对管仲还有些许的羡慕,人生中能有一个愿意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朋友实属难得。
但管仲很清楚的知道,朋友之间也是有界限的,他不可能把朋友的钱完全当成自己的来用,而这也是他的明智之处。如果管仲依然不停地拿着鲍叔牙的钱去折腾,很难保证2人不会因为"钱"而分道扬镳。
于是管仲去到了鲍叔牙的家里,向他表明了自己态度。但是管仲心里始终记得自己的"目标",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在回家的路上,管仲看到了一则征兵的告示,他心想着也许做军人能实现自己目标,于是就报名去参军。
管仲
按道理来说,新兵入伍是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会上战场的。可是当时齐国与宋国之间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在管仲刚入伍之后,直接就被拉到了战场上。
管仲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那种厮杀的场面,当一个士兵在他面前倒下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当他回过神来,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跑"。就这样管仲成为了一个战场上的"逃兵"。
在战场上做"逃兵"确实是件很不光彩的事,但是管仲的心里估计也没有想过杀敌报国的念头。他只是想通过当兵实现自己的目标,发现情况不对时及时止损何尝不是他的明智之处。
后人建立的管仲祠堂
找到了最佳路径,成功实现了目标
性命的确是保全了,但这条"当兵"的路无疑是走不通了。想要实现人生的跨越,又得另觅新途,而这新的路径也就只剩"做官"了。但做官这条路其实也并不顺利,管仲曾为此做了很多尝试,但是都没有太大的起色。
齐桓公
不过在做官这条路上管仲没有遇到什么死胡同,所以他就没有想过放弃。他的努力一直被好友鲍叔牙看在眼里,鲍叔牙决定把他实现愿望。于是在鲍叔牙的举荐下,管仲成为了齐相,他成功帮助了齐桓公成就了霸业,而自己也踏入了真正的"上流社会"。
管仲的前半生确实有挺多"不光彩"的事,但在我看来,那些只不过是他的一些尝试。正是多次的尝试,帮助他筛选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他因为那些事背上了一些不好的评价,但是他一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可贵。毕竟想要做一个忠于自己的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