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郎将,到底是多大官?
(资料图)
首先,古代所谓“郎”官,一般都跟皇室有关,比如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表示他们跟君主距离比较近。最早的郎官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郎中,意思是王的直属家臣,在走廊上担任王身边的警卫。本来写作“廊中”,后来因为“廊,通郎”,就变成了郎中,再后来又演变成了中郎。
而中郎将,“中”代表其性质是皇宫内院的服务人员;“郎”代表它的文官属性,即郎官、侍从官;“将”代表它的武官特性,即有统兵的将领。
古代上层权力机构分为以三公或宰相班子成员为代表的外朝(简称“朝”),以及以皇帝为代表的内廷(简称“廷”),合称“朝廷”。皇帝为了夯实自己的权力基础,就要组建独立于外朝的机构,这些机构的成员统称为“中官”,即“有出入皇宫自由的服务人员”。它既包括宦官,也包括侍从官、保安人员和秘书人员等。但大多数是读书人,一般由士族子弟、勋旧贵族子弟、鸿学大儒等构成,承担日常服务、保安、政策咨询和决策参谋、行政助理等工作。中郎将就是其中承担保安工作的中官。
中郎将起始于秦朝,发展盛行于汉朝,废止于宋朝。
在秦朝,中郎将的主要职责是率领诸郎“掌门户,出充车骑”,仅是个保安机构。
在西汉,由原本单一的中郎将,变成了五官、左、右三个中郎将,地位仅次于将军。此外,汉平帝时又设置了统领虎贲军的虎贲中郎将,统领羽林军的羽林中郎将。但总体来讲,中郎将主要职责还是统领皇帝近卫。
到了东汉,随着皇权对军队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中郎将不再局限于禁卫统领,触角也从内廷伸向外朝,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
汉末三国时,中郎将有了井喷式出现。这是由于“中郎将”有皇家金光笼罩,当时的各大军阀不敢盗用“将军”的名号来公然背叛朝廷,因此,加封给属下都用更有面子的“中郎将”。
在唐代,中郎将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为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从三品的将军。此时,大将军多虚职,所以中郎将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
到了宋朝,中郎将一开始是名义上的武职,不过没多久就被废除了。
最后,各中郎将中比较著名的,有三国时期的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最大牌的中郎将是曹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曹丕任“五官中郎将”,称为汉献帝的“贴身保安司令”;以及黄巾大起义催生的汉末三大中郎将,有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