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即位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果终于揭晓,一名祖籍山东莱州的年轻举人高中状元,他就是吕蒙正。
吕蒙正其实是个官宦子弟,他的父亲吕龟图在前朝担任起居郎,家中殷实。可吕龟图有个好色的毛病,除了正妻刘氏之外,还纳了不少小妾。女人之间不免争风吃醋,可能还大打出手,吕龟图一怒之下把刘氏给休了,还将她和儿子吕蒙正一起赶出家门。而刘氏也很有骨气,自此不再嫁人,辛苦拉扯吕蒙正长大,并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吕蒙正越发拼命读书,以便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十三岁的吕蒙正终于金榜题名,高中榜首。作为首届状元郎,吕蒙正受到了太宗的亲切接见,授任将作监丞、通判升州的职位,还被赏赐了二十万钱,可谓双喜临门。好运还不止于此呢,估计就是这次接见,太宗对吕蒙正的印象特别好,等到吕蒙正任职期满,立刻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著作郎、直史馆,之后平步青云,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升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资料图)
作为一颗政治新星,年轻的吕蒙正在初入朝堂时自然遭到了一些老资格官员的轻视。有个大臣见吕蒙正年轻,轻蔑的说:“这个人也能担任参政?”吕蒙正却假装没听见,径自走过。同事们为吕蒙正鸣不平,诘问那人的姓名,但被吕蒙正制止,并称一旦知道名字,终生都不会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宰相气量可见一斑。
当时,老一辈的宰相宋琪、李昉因为反对宋太宗与契丹开战,先后被罢。太宗认为这些老家伙都目光短浅,与自己的雄才大略格格不入,于是开始起用年轻的后辈。端拱元年(988年),年仅四十四岁的吕蒙正被破格提拔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成为首辅,从进入仕途到首席宰相仅仅用了十一年时间。
可让宋太宗没想到的是,这个吕蒙正虽然是自己一手提拔的,而且外表看起来很厚道,却比李昉更加敢于挑战太宗的权威。每次与太宗商议国政,有不公允的地方一定会坚持反对意见,搞得太宗下不了台,渐渐有了罢免吕蒙正的想法。
淳化二年(991年),吕蒙正的小舅子、右正言宋抗上书言事,惹恼了太宗,太宗趁机以此为借口将吕蒙正罢相,再次起用李昉为宰相。可是这个李昉也不争气,一来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二来连着家里死了好几个亲人,于是变得万念俱灰。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向太宗提出辞职,太宗无奈,只得同意,并再次起用吕蒙正为宰相,想着你小子经过上次的挫折,应该会有所收敛了吧。
可事与愿违,再次担任宰相的吕蒙正不仅死性不改,而且更加敢于直言。当时因为太宗同时对契丹和西夏用兵,军费开支巨大,百姓们苦于沉重的赋税而怨声载道,四川地区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吕蒙正作为首席宰相,在帮助太宗平定叛乱的同时,也对太宗的穷兵黩武很是不满。
有一次,太宗看到大臣们工作辛苦,就在宫里摆下丰盛的宴席,请吕蒙正等人吃饭,打算好好犒劳一下大家。席间自诩天下在自己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世间繁盛。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吃着别人的饭,别人说点自夸的话,那也只能随身附和一下,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皇帝。
太宗的话音刚落,吕蒙正就率先起身准备发言了。太宗很高兴,心想这家伙一定是回心转意了,于是眼巴巴的等着听吕蒙正的恭维。可当吕蒙正说完,太宗傻了,因为他的话不仅不是恭维,反而变成了嘲讽。大致意思是这样:你皇上能看到的地方,士民百姓齐集,自然繁盛,但我却曾见到都城之外不过数里的地方就有很多因饥寒而死的人,皇上你要能视近及远,才是苍生之幸啊!太宗被这一盆冷水浇的,半天没回过神,而吕蒙正说完这话就坦然回到座位,跟个没事人一样。
还有一次,太宗让宰相们挑选可以出使朔方的人,吕蒙正将此人姓名上奏太宗,但太宗不准,连着三次驳了回去。吕蒙正却一直认为此人可堪用,并说自己不愿为了取悦皇上而妨害国事,太宗气的抓狂,其他人也都吓得不行,可老吕却依然固执己见,太宗无奈,最终还是妥协了。
至道元年(995年),四川地区的叛乱基本被镇压下去,没有后顾之忧的太宗终于忍无可忍,随便找了个理由将吕蒙正给罢了,就这样还不解气,又把他外放到洛阳,担任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眼不见心不烦。
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即位后的第五年,五十七岁的吕蒙正被再次起复担任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第三次出任宰相。此时的大宋朝廷能人辈出,寇准、王旦、冯拯、王钦若等新秀纷纷被起用担任参知政事,这些年轻人精力充沛、才能出众,逐渐掌握了朝政的话语权,而吕蒙正虽然名义上是首辅,但因为年老多病,不得不退居幕后。
景德二年(1005年),六十一岁的吕蒙正上书真宗,请求退休回家养老,一代名臣就这样正式退出政治舞台。在向真宗辞行时,真宗出于对吕蒙正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辅佐老赵家的感激,打算给他儿子们授任官职,但吕蒙正却谦虚的说自己的儿子们都没有什么才气,只有现在担任颍州推官的侄子吕夷简是个宰相之才。之后,吕夷简果然成为真宗和仁宗时期有名的宰相。
作为一朝状元郎,吕蒙正为了劝诫当时还是太子的宋真宗读书,写过一篇《寒窑赋》,其中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成为千古名言,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