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吾
“爸爸妈妈,我等你回来。爸爸妈妈,幺儿在等你们回来……”
(资料图)
小女孩对着监控摄像头怯生生地呼唤着,摄像头的另一边,刘花蓉和李彬并肩而坐,眼眶一下子湿润起来。
刘花蓉和李彬是重庆市红十字会派驻在南岸区的400余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中一对极其普通的夫妻。妻子今年31岁,丈夫38岁,往常开餐饮、做生意都是夫妻一起经营,早已习惯了彼此陪伴的生活,如今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也是一样形影不离。他们说,最美的陪伴是“疫”路同行。
从物资配送员到核酸采样志愿者
今年11月初,风平浪静的重庆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节奏,九龙坡区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管控状态,早就是红十字志愿者的刘花蓉夫妻就地成为了所在民安华福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主要负责为管控社区群众配送物资。时值本轮疫情早期,部分群众面对管控心中不免紧张焦虑,通过大量囤积生活物资来寻求安全感。这无疑就为刘花蓉夫妻的工作带来了压力,几十斤一袋的大米面粉,堆成小山的牛奶饮料,不能滞留的新鲜果蔬……都成了刘花蓉夫妻“肩上沉重的担子”,即便有电梯也有搬运工具,但一天的“送货上门服务”下来二人也都有点吃不消。
即便如此,夫妻俩也没有半句怨言,这样一送就送了十来天。直到看到市里物资保障充足,群众的恐慌情绪逐渐消退,社区也有了更多志愿者的陆续加入,夫妻二人才慢慢松了一口气。
11号清晨一睁眼,习惯性在手机上查看当日工作安排和抗疫进展情况的李彬突然看到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群里在紧急招募核酸采集志愿者。由于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南岸区当前核酸采集志愿者紧缺。李彬立即把信息递给妻子浏览,看完信息二人对视一眼,马上就达成共识,他们在群里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由于刘花蓉夫妻在重庆上一轮发生在8、9月的疫情中担任过核酸采样志愿者,有过核酸采样经验,所以很顺利地通过了志愿者筛选。接到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通知的时候,二人早饭都顾不上吃就火速赶往了指定的区域,经过培训合格立即上岗开展工作。
由于事发突然,夫妻俩当天只穿着身上的单衣分赴两地,直到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才发现,他们晚上需要住在指定酒店进行闭环管理,而两人都没有为自己准备一件行李。
白天身着防护服,捂得身上的单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晚上回到住处赶紧浆洗吹干,第二天继续穿上身奋战……好在从第二天开始,夫妻俩的服务范围就被安排到了同一个小区,晚上也能够一同陪伴着回同一家酒店,二人又回到了彼此照应的生活,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他们说无论疫情给生活带来了多少困难,他们都觉得能够克服,便不会感到半点委屈,但唯有一样让他们内心不停涌起波澜,那就是和刚满6岁的可爱女儿已经快一个月没有见面。
夫妻俩最大的愧疚是女儿
10月16日是女儿的生日,此时一家人还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可谁也想不到没过多久,基本平稳的疫情又卷土重来。几天过后,刘花蓉夫妻就开始奔赴抗疫一线,每天只能靠着视频一家人才能相见。
刘花蓉每天忙完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打视频电话。有时已经等不到回到酒店,刘花蓉就忍不住先在回酒店的路上通过家中的监控视频寻找女儿的身影。丈夫李彬经常笑话她想女儿想得一刻也等不及,却一边说着一边也凑上来观瞧。
女儿虽然知道父母都去抗疫疫情去了,但孩子毕竟还是离不开爸爸妈妈。每次视频里说得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问得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刘花蓉和李彬也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解释,打败病毒爸爸妈妈就回来啦。可每每这个时刻,夫妻俩心里就会感到一阵愧疚,眼眶也会一遍又一遍湿润。
关于夫妻二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家中亲人和长辈都早已习惯且十分支持。年迈的奶奶主动担负起了照看孙女的重任,平时不善言辞的老人家也会在视频里叫他们夫妻不用担心,家里有她照顾一切都“好得很”。
李彬从大学起就是学校里的志愿者,毕业后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婚后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刘花蓉也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多年来,两人一直践行着“能帮一点是一点”“能贡献一些是一些”的想法,坚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能为他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李彬说,等疫情过后,他还想去红十字会登记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真正“身体力行”的传递爱心,无私奉献。
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群中,像刘花蓉和李彬这样的“抗疫夫妻档”不止一对,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在疫情来袭之时主动请缨,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歼灭战中,用自己的付出换取更多人的健康和安全,诠释凡人微光的力量。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