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东吴孙氏原籍浙江,在其建立吴国的过程中,除孙氏宗族外,帐下浙江籍人才也相对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效力孙氏的浙江籍文武共有四十一人,其中最为知名的武将有七人,他们个个神勇盖世,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治,丹阳郡故鄣县人,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朱治是名副其实东吴老将,早期跟随孙坚起家的主要将领之一。朱治跟随孙坚期间,剿贼平叛、击董卓、讨黄巾,战功赫赫。孙策起兵之初,朱治秘密转移孙氏家眷并随身保护,为孙策免除后顾之忧,对孙氏家族的贡献居功至伟。
孙权掌权时,朱治尽心辅佐,对孙氏子弟更是照顾备至,曾因孙翊的急躁性情,数次教诲指正,对待孙氏兄弟犹如子女一般。因此,朱治也受到了孙权敬重。每次朱治觐见,孙权都必亲自迎接,行叩拜大礼。朱治在孙权早期官至吴郡太守、扶义将军,负责平定夷陵等地的贼寇叛乱。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为表彰朱治的贡献,赐爵毗陵侯,第二年进位安国将军。朱治于黄武三年(公元224年)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董袭,会稽郡余姚县人,即今浙江省余姚市姚江北岸的余姚镇一带。董袭是早期孙策的部将,因彪悍有力、作战勇猛,深受孙策器重。孙策病逝后,董袭继续效力孙权,早期在平定贼寇叛乱的过程中屡建功业。江夏之战,是董袭的成名之战,并以此突出战绩,进入十二虎臣之列。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董袭在濡须口迎敌时不幸牺牲。孙权为表彰其功业,亲自参加了董袭的葬礼。
凌统,吴郡余杭县人,即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一带。凌统是凌操之子,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凌操战死后,凌统子承父业,继续效力孙氏,是在战斗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东吴早期名将。江夏之战中,凌统与董袭并肩作战,攻克沔口,为大军开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凌统为保护孙权血战曹魏名将张辽。在此战中,所部三百勇士全军覆灭,凌统身受重伤,幸得生还。此后,凌统在进入山中招募精壮兵士时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凌统死后,孙权悲痛欲绝,为安慰故人,特将凌统的两个遗子接到身边悉心培养。
贺齐,会稽郡山阴县人,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贺齐初为郡吏,由于工作出色,被孙策提拔为永宁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贺齐再度被孙权提拔为威武中郎将,负责平讨丹杨等地的贼寇叛乱。贺齐在平讨贼寇的过程中,逐渐累积功业,曾先后被提拔为新都郡太守、奋武将军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贺齐在逍遥津北救主有功,被晋升为安东将军、封山阴侯。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贺齐再度晋升后将军、徐州牧。黄武六年(公元227年)病逝。
朱然,是朱治的养子,早年陪同孙权读书,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孙权继位后,朱然在仕途上突飞猛进,成了孙权的得力干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在荆州之战中立下战功,被晋升昭武将军,赐爵西安乡侯。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朱然率五千士卒对战曹魏的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三大名将并大获全胜。此后,朱然数次与曹魏将领交战,显有败绩,成了东吴中期的主要将领之一。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朱然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骆统,会稽郡乌伤县人,即今浙江省义乌市。骆统少年时,便以博学多才、有主见、敢担当而闻名当地。骆统二十岁时进入东吴政坛,后来从文职转入军界,在沙场上屡立战功,并官至偏将军、濡须督,赐爵新阳亭侯。黄武七年(公元228年),骆统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留赞,会稽郡长山县人,即今浙江省金华市。留赞早年担任过为县吏,因勇战贼寇而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留赞身残志坚,养伤期间熟读史书、兵法,后被凌统发掘并推荐。建兴元年(公元252年),留赞在东兴之战中一战成名,成了东吴后期的一名主要将领,战后被晋升为左将军。五凤二年(公元255年),留赞被晋升为左护军,随孙峻北伐,不幸战死沙场,终年七十三岁。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