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乱象:古代中国民间信仰体系的冰山一角
在混乱不堪的中国神话体系中,二郎神杨戬的大名可谓是家喻户晓。不仅本尊英俊潇洒、法力高强,而且具有很强的战斗能力,堪称仙界群英里的偶像实力派。但此君最初的设定其实并不姓杨,只是因各类机缘巧合的不断叠加,才变成后人看到的模样。
成书于宋朝的道教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资料图片)
早在成书于宋朝的道教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就有这么一位名叫赵昱的神仙。他少年时拜道士学艺,随后又被隋炀帝任命为执掌四川乐山市的嘉州太守。最终因斩杀兴风作浪的恶蛟,被本地百姓奉为神明,俗称“灌口二郎”。相关事迹发扬光大后,宋真宗敕封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巧合的是,这个灌口正好是神话中二郎神本尊的居住之地,封号也被后世创作的《封神演义》给沿用到杨戬设定上。
赵昱版二郎神最早受到中央朝廷的认可
看到这里,读者们应该发现其中端倪:赵昱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远早于杨戬,也得到过道教典籍与官方的双重认可。显然,他本应成为最正统的二郎神原型。
杨戬版本的二郎神源于治水大师李冰的传说故事
可惜,这位朝廷钦定的神仙并不为蜀地百姓所追崇。因为他们更欣赏的另一位“李二郎”,源于先秦时期为巴蜀修建都江堰的太守李冰。由于此君的成绩为百姓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故而在口口相传的民俗段子中被赋予神格,受到人们的普遍祭拜。尽管史书中从未对李冰的儿子有详细记录,却架不住四川人将他的次子供奉为“灌口二郎神”和“护国灵应王”。其在神话传说里主要贡献,就是帮老爹修水渠、打水怪,基本实现了对赵昱功绩的完整覆盖。更为重要的是,这位二郎神是巴蜀本地人的自然选择。所以在至关重要的感召力方面,完胜需要靠朝廷钦定的赵昱。
民间的青睐让杨戬版二郎神获得官方认可
于是,宋朝官方为顺应形式而做出策略调整,对香火旺盛的李二郎展开各类加封。例如宋徽宗就封他为“昭惠灵显王”,并直接被后来民俗传说中的杨戬所继续沿用。今人获悉二郎神威名,大多是靠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而二郎神自称的“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同样源于宋徽宗时期的册封。
从宋朝开始二郎神不断收获皇权的象征性褒奖
此后,类似操作一直被元明清等朝代继承。但基本都是对李二郎的不断加封,造成赵二郎版本的鲜有人问津。倒是在元朝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和《灌口二郎斩健蛟》中,二郎神依旧叫做赵昱,可见该版本至少在宋朝灭亡后依然保持了一段时间内的影响力。奈何这些早期剧本,很快在明朝时期被新作品所取代。由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层出不穷,杨二彻底霸占了二郎神形象,开始在原本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中占有一席之地。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是当代的二郎神形象模板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关于二郎神真名的说法还不止于此,另有许逊、邓遐等小众版本。但通常只能在很小范围内流传,对大行其道的主流版本没有任何影响。于是,在四川夹江县的二郎庙中,索性把李、赵、杨这三位并排供奉。可见二郎神信仰的起源,应该源自某种更古老的宗教体系。毕竟,作为其载体的道教本身也是五花八门,还非常善于从不同竞争者队伍里“招降纳叛”。这就正好与二郎神的诸多版本现象相吻合。
或许在曾几何时的某个阶段,不同区域民众所祭拜的二郎神,根本就无法相互画等号。直至电视、印刷流水线等现代大众传媒登场,才让杨戬凭借病毒式侵袭完成版本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