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的盛世,我们就会想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光武中兴、盛世文景和康乾盛世等。
(相关资料图)
我们一直以为康乾盛世就是指康、雍、乾子孙三代打下的盛世江山,但实际上仅仅指的是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这一阶段。而凡是过犹不及,达到巅峰后势必会有一段“下坡路”。
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丛书《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可知,康熙六十一年的国库留存为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下3453万两,由此可见雍正给自己儿子乾隆,还是留下一笔比较可观的国家“运用成本”。
那么,乾隆死后又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留下多少国库资金呢?
康熙将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大清政权作为满族人入关建立的王朝,从顺治帝开始就危机四伏,不仅有抗倾覆明的南明政权、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四周更有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等着这个新生政权被扼杀在摇篮里。
8岁登基的康熙帝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乱局,好不容易从鳌拜、多尔衮等摄政大臣手中夺得实权,就要四处征战剿灭那些“饿狼猛虎”,尽管是一手“烂牌”,康熙依然打出“王炸”的效果。
而征战就需要粮草,要粮草就势必要耗费国库金银,康熙能在死后还能留下2716万两已经极大的平衡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收支过度悬殊。
当年的三藩之乱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年仅20余岁的康熙就在这8年的战争中展现了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除了内部的动乱,当时的一些国外势力也将触角伸到了中国。英国曾想借助支持大小和卓的残存势力,将新疆变成殖民地,而当年的沙皇也想借战争胜利侵占我国边疆领土。
但是,智勇双全的康熙帝怎会将领土拱手相让,甚至进行屈辱的赔款外交。
待新疆、西藏与沙皇俄国的边疆领土问题都解决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战争给大清王朝带来过多创伤,这也得益于康熙在战争筹款方面的方针政策。
江南自古是鱼米之乡,经济富庶,即便当年三藩之乱的大多祸及南方地区,但是康熙保障江南地区的安全,而南方地主自然以赋税补给军费开支。
仅凭赋税收入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军费开支,因此康熙还强调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省开流,一定程度地增加盐税和关税,减少官员俸禄等。
但是这也都是一些有弹性的政策,当战争平息后,康熙更加重视农业、水利和工商业的发展,改善百姓生活。
因此,在康熙统治时期的多年战乱后,还能给雍正留下2716万两已是很难得了。
勤政节俭莫过于雍正皇帝
雍正是康雍乾三个人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但是他的行政功绩却相当卓越,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摊丁入亩”政策。
清除赋役的征派方式以地亩和人丁为依据,这不仅使一些官僚豪绅隐匿土地,还增加百姓的负担。
康熙在位时就初步实行“摊丁入亩”政策,称作“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清政府采取彻底的“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方法。
在解放人身依附的同时,可以让百姓从事更多的农业、工商业活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外,清楚地赋役政策中,还有很多折耗、火耗等额外的加征税。但是各地对此征收的数目并不相同,“一般每两税银加耗一钱以上,也有个别省份每两加至二三钱、四五钱”。
这些钱在最初并没有充盈国库,而是被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直到雍正时期,政府规定“火耗归公”,将之列为田赋的附加税中。
其次,雍正十分痛恨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在处置贪污官吏时,即便会有错杀的可能,但绝不会手软,一经发现就是抄家的下场。
长此以往,朝廷的不正之风得到极大改善,百姓缴纳的税收也会直接充盈到国库,尽可能减少个别官员的贪污行为。
正是这系列举措,雍正给自己的继承者乾隆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资金,而乾隆又是否能继续发扬祖、父两辈人的精神,继续扩充国库金额呢?
乾隆国库库银+和珅家产=乾隆实际剩余
乾隆高龄89岁,位居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之首,在位时间达60年。而人们常说,人一到老年就容易沉迷于享乐而显得昏庸,乾隆皇帝也难逃这谶语。
乾隆在位中期以前还是延续了康熙、雍正的遗风,在位勤俭持政,甚至很会使用金融手段,将金银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国库存量在巅峰时期曾达到8000万两。
然而,这可不是乾隆死后的库存量,这些库银经过乾隆晚年的挥霍,死后也就仅仅剩下2000多万两。
乾隆作为康乾盛世的参与者,缔造了盛世王朝后,更是效仿自己祖父进行南巡。
每次南巡的随从多达2500余人,再加上车马就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六次南巡下来费用竟高达2000万两。
为了能经常见到江南美景,乾隆在圆明园修建了江南四大园林,在承德避暑山庄仿造了镇江金山寺、嘉兴烟雨楼等建筑。
为了庆祝皇太后69大寿,乾隆还修建了清漪园,也就是被西方列强无情摧毁的颐和园。
另外,在西方列强发展重工业,打开国门进行贸易往来时,乾隆却选择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也就将工商业可能带来的巨大利润拒之门外。
晚期的乾隆除了沉迷于花销供自己享乐,更是极其宠溺和珅这个大贪官。
和珅虽然出身不高,却凭借一张伶牙俐齿,受到乾隆的提拔,使他的地位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放纵他贪污腐败,成为乾隆时期的一大贪官。
乾隆六十年退位时,国库尚有6939万两,但是在当时的高膨胀时期,这些钱已经不值这个数目了。
在嘉庆四年,其父乾隆去世后,此时的国库库银只剩下了2000多万两。
乾隆的去世意味着和珅的倒台,当官兵前去抄和珅家时,“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
而这些仅仅是和珅所有财产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此庞大的金银自然也就充盈到了国库之中。
乾隆死后的国库库银虽然是有2000万两,但我们不能否认和珅贪污钱财几乎是乾隆默许的行为,将和珅的家产算入乾隆国库之中,似乎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