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萧何虽有"汉初三杰"的崇高定论,可他终究在战场上显得太过默默无闻,因此萧何"第一功臣"的标志让不少人烦闷,在建汉之初,就有些为刘邦拼死征战的将领对此不服不忿。比如那些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沛县弟兄,他们需要皇帝有足够的理由服众。
刘邦解释封萧何为酂侯并非特殊恩宠,萧何的功劳与将领的付出血汗的确不同,随后刘邦用打猎比喻这些年的战争,众位将领虽然在拼杀中不畏生死极尽英勇,而作用却像打猎时的猎狗一样听话勇猛,但猎狗扑向猎物靠的是训狗人的发号施令,萧何起到的正是训狗人一样的作用,所以训狗人理应比猎狗更加有功,萧何的功劳自然超过了猎狗一样的将领。
尽管被比喻成猎狗不会使人高兴,但这向来是刘邦这种文盲天子的一贯作风,如此话糙理不糙的比喻更加通俗易懂,所以即便群臣被皇帝形容得如此难为情,却也不敢再质疑万岁的封赏是否公平,可归根结底诸将经历了流血伤痛,既然萧何受赏更多的结局已经无法调整,那他在所有功臣之上的地位能否变动?
起码对身经百战的曹参来说仍略显不公,何况萧何与曹参过去的地位基本相等,堪称是沛公的左膀右臂一同在沛县起兵,然而萧何始终在后方过得风平浪静,曹参则在战场上经历过无数次拼杀冲锋,更辅助韩信为大汉江山将北方平定,身先士卒的曹参为汉军拼命掠地攻城,前后受伤七十余次足显其功业厚重,难道这样的功业都无法享受头功尊荣?
这些道理说得刘邦多少有些词穷,毕竟萧何和曹参在沛县时的确齐名,不过太过厚此薄彼就会打破二人的平衡,很容易让曹参为代表的功臣感到心冷,但此时他更要坚持自己是圣意英明,却在一时间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对应,这时有一位名叫鄂千秋的官员尽显机灵,他的一番批驳替皇帝摆脱了困窘--曹参虽然功劳甚多屡战屡胜,可是却很少能够帮助陛下走出困境,回想当年在荥阳一线的楚汉争雄,我汉军经常被西楚军攻杀得四散飘零,若没有萧相国合理调度坐镇关中,源源不断地为汉王在前线支援粮草兵丁,当今万岁恐怕早已被西楚追杀得无路逃生。
由此可见曹参虽在功劳总数上看似繁盛,但如果论及作用却登不上功劳簿巅峰,纵然有上百个曹参对敌人发起猛攻,也比不了萧相国可以保护好根基大营,汉军能吃饱而楚军挨饿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以这些功劳对比品评,请诸位说说萧何有什么理由不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