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俄乌冲突进入顿巴斯地区之后,乌克兰一路溃败先后丢失了被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之后乌克兰方面宣布将动员百万士兵,发起对北顿地区的反攻,但是从多方面考虑,如果乌克兰在北顿地区进行反攻注定失败。主要是有三个决定性的因素,基辅方面选择性的“忽视”,让整体的战略部署出现重大问题,可能会导致一番苦战之后,依旧无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的。
第一: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必须考虑进去。乌克兰是一个多河道的国家,在北顿地区以及利西昌斯克地区以平原为主。链接第三道防线和北顿地区的桥梁只剩下一座。这就导致当下俄军属于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只要盯着这个唯一的通道,就能限制进入北顿地区的乌军数量。其次随着夏季雨量的增加,河流通道会变的极其不稳定。一旦出现“后勤断供”的情况,就会影响到乌军的进攻节奏。相对而言,选择在北顿地区反攻对于乌军不利。
第二:后勤补给通道,以及远程火力、装甲部队的匮乏,让乌军缺乏平原推进能力。在二战时期就曾发生过参考案例,当时德军组建第聂伯河防线,苏联集结260万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攻克了这一险关。同样的道理当前俄乌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而相对于苏联,乌克兰缺乏重型火炮以及远程火力,其想要强行“渡河”的难度更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俄乌双方隔着河对峙,谁想要进攻都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客观来说,在远程火力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乌克兰先考虑防守问题,而不是考虑如果渡河反攻。火力无法压制,有百万雄师都无济于事。
第三:乌克兰忽略了自身的经济压力,战争打的就是经济。而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国内大量企业停产,对外出口贸易严重缩水,甚至部分地区减产超过56%。这种经济背景下,乌克兰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士兵哗变,保障物资短缺等,经济问题不能一味的依靠援助。西方看似送来几十亿美元,但是对于一个月消耗40多亿的俄乌冲突来说,这点钱根本不够看。
本身经济问题限制了乌克兰的“动作”,加上地形的不利以及武器装备的天然劣势,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让乌克兰的防守都变成难题。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选择消耗更大的“反攻”,客观来说很不明智。当前的局面就像是一个拉扯关系,乌克兰已经“穷途末路”,但是还要硬碰硬,结果可想而知。之前有专家分析乌克兰的出路在“持续消耗战”,但是基辅方面好像并没有这个打算。
(文/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