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的专业是疫情防控,但总有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9月6日下午,二师三十四团用最快的速度组建了一支由35名机关干部、连队“两委”、退役军人组成的抗疫志愿者队伍,奔赴明祥小区接受疫情防控任务。为了及时到位,他们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只是轻轻的一句“我走了”,留下孩子和家人的不舍。“冲锋‘疫’线,就等这一刻!”这是三十四团抗“疫”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资料图】
有一种坚守叫“轻伤不下火线”
穿着好防护服的志愿者队伍乘着大巴车于6日晚上11时到达明祥小区指定点位,他们即刻接手明祥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因条件有限,只能两人一组搭帐篷、睡帐篷。武装部参谋刘相伟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相伟除了每天定点值守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防疫“流动哨”。他每天在8栋楼之间来回走3万多步,在不断巡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平均日行路程20公里,这让刘相伟的微信运动排名总是稳稳占据着前几名。
这次在抗疫一线,刘相伟一刻都停不下来。因为志愿者人数少,刘相伟还要承担给居民卸物资、送物资的工作,当时天气非常炎热,每天20多个小时的奔波劳累,疲惫的身体、充满血丝的双眼、汗水湿透的防护服,他没有任何怨言。没过几天刘相伟身上起了大片疹子,他自愿放弃换防轮休的机会,“没事儿,我吃点药就好了。”吃药后他便立即返回到岗位上,他说:“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我要跟大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尽量不喝水不多吃,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大家都顶着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没有一个人放弃!其实“轻伤不下火线”不仅仅是指皮肉筋骨之伤,更是这种顽强拼搏,咬牙坚持的精神。刘相伟说:“我当过兵,也是党员,退伍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一声到,一生到!”这是一名退伍军人的庄严承诺,也是像刘相伟一样参加抗“疫”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有一种担当叫化身“大白”
9月19日,史世清和“战友们”如往常一样,熟练顺畅地完成了明祥小区41号楼居家人员的物资配送工作,正在巡查的他突感身体不适,在领导再三要求下进行休养。10月10日,康复后的史世清主动请缨重返岗位,与同事们并肩战“疫”。
29岁的史世清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8月初在三十四团五连参加工作。脱下戎装,穿上“大白”,便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史世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铮铮誓言。
“楼栋封控、平房巡查、居民物资配送、健康监测、困难诉求解决、防疫政策宣传……大家全身心投入防控,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天睡两、三个小时是常态,连轴转超负荷的工作,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史世清说,记忆最深的是10月17日11时35分,得知六网格四号院17栋5号的王彩兰老人突发急性胃炎还有痔疮加便秘,随即给家人打电话,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平时用药情况。王彩兰老人已经85岁高龄,由于疫情突发,她的子女被封控在其他地方,老人一下子变成了独居老人。老年人生病很遭罪,史世清赶紧给明祥小区至善堂药房打电话,办了加急,还主动垫付了药钱,药房12点50左右就送药过来了。王彩兰老人拿到药擦拭着浑浊的双眼,喃喃地说:“我怎么谢谢你们呀?你们太好了!”“这个是24小时热线电话。”史世清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老人,告诉老人只要有需要就打这个电话,都会第一时间解决。
志愿者队伍中,很多像史世清一样,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小白”,但在抗疫的战场上,他们都是无私无畏、不求回报的英勇“大白”。
有一种奉献叫“居民是亲人”
三十四团九连“两委”成员于飞龙是三十四团派出的第三支抗疫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9月16日,奔赴明祥小区坚守在明祥小区2号院平房1-10栋、49栋、十三间共51户居民的服务岗位。
10月12日,于飞龙接到了住在明祥小区9-6号平房的万晓荣打来的求助电话,老伴吴春伢摔跤了,走不动路、下不了床,万晓荣患有心脏病,老两口都80多岁了,因为疫情子女被隔离在外,家里无人照顾。得知情况后,于飞龙第一时间给社区反映情况,也想办法联系上了老人的女儿万纪英,也临时承担起了照顾老两口的担子,及时送去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在于飞龙和万纪英的微信聊天记录里,万纪英代家人转达了感谢,“在艰难时刻多亏有你们,心里热乎乎的,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
这是于飞龙第一次感到距离疫情如此之近,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都繁杂而重复,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始终没喊过一句累。于飞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居民是亲人”的信念。
住在十三间14号平房的陈文利家中没有炊具、没有生活用品,一日三餐温饱都不能解决,于飞龙和同事给陈文利送去了单位按量配发的馕和牛奶,每天还会把自己的口粮分成两份,一份自己吃,一份送到陈文利家中。“危难时刻,用真心去守护,用行动去诠释,值得!”于飞龙说。
有一种爱叫“啥都管”
从领取防疫物资、站前动员、防疫培训,带着领导的嘱托来到明祥小区,到巡逻管控、物资配送、接听热线电话等,50多天里,三十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崔盛林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工作岗位。
9月18日凌晨3时,崔盛林接到了一位患有多年痛风的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我痛风犯了,疼了好几天了,之前因为痛风引发过肾衰竭,现在疼痛难忍,一人居家生活无人照顾,急需治疗。”崔盛林一边记录一边迅速作出判断,询问居住地址后,他先后联系了医疗小分队和社会面巡控组赶往患者家中,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崔盛林24小时坚守岗位,每天要接打百余个像这样的电话,全力以赴保障居民在疫情期间求助渠道畅通,倾力当好疫情防控“沟通桥梁”,第一时间为居民解决问题,让居民的情绪在第一时间得到疏导,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让居民“疫”呼有应。
每一通电话都连着居民的生活需求,崔盛林在接听服务热线期间处理过很多突发情况,小到居民需要的生活用品、药品、下水道堵塞,大到孕妇去医院、老人心脏病突发、痛风患者危及生命,一通通电话,一件件诉求,承载的不仅仅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的信心,更是居民对抗疫志愿者工作的信任。“听到居民对党的感谢,对我们的感谢,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崔盛林说。
接听电话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埋怨和误解、甚至谩骂,虽然他有时也会委屈,但他从来都没有丝毫的马虎,不讲条件、倾心交流、耐心疏导、默默值守才是像崔盛林一样的舆情员真实的抗疫写照。
因工作需要,9月26日,崔胜林肩负起了11栋楼227户居民生活物资的分拣、搬运和配送工作。崔盛林告诉笔者,大家严格按照防疫工作要求执行任务,不怕苦、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为居民传递温暖和关爱,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几天下来,崔盛林的主动担当和耐心细致,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9号楼3单元501住户李秀英说:“有你们志愿者真好,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平安也是我们的牵挂!”
第一批36名、第二批33名、第三批20名……在本轮疫情防控中,三十四团先后输送十批次109名志愿者奔赴“疫”线,服务于明祥小区58栋楼房、106栋平房、5栋高层近万名居民,他们充分发扬兵团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主动要求不换防、不轮休、不离岗,坚守在战“疫”一线;他们团结一心、配合默契、众志成城,高效高质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们是一支抗“疫”铁军,更是一支用脚步丈量小区每一寸土地,让小区居民倍感安心的“大白”队伍,他们为守护万家灯火筑起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