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提出了“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路径,并分析了转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发表于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 2022年第三期封面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能源系统转型的作用尤其重要。该研究基于能源供给、生产、消费等方面的技术与经济数据,构建了我国能源系统模型;以我国2018年能源系统为基准,结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研判和预测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趋势,提出了现有政策下和“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至2060年能源转型的可行路径。
研究表明,现有政策下我国可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117亿吨。但实现碳中和需要更大力度的减排措施,仅2060年便需减排78亿吨,其中电力部门减排27亿吨,工业部门减排22亿吨。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变革我国能源系统。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路径、技术选择、成本与收益等方面存在若干不确定性。首先,相比于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建造与运行往往消耗更多能源,这导致2060年终端能源需求最高增加2.2亿吨标准煤,从而额外增加1.4亿吨碳排放。其次,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化石能源供应不足,风电和光伏的部署需要提前并加速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此外,取消现有的可再生电力优先消纳政策将会削弱新能源的竞争力,预计使得电力部门碳排放增加80%-140%,而负排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步伐也将影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时间。
据上述发现,研究人员认为我国需要加快推进能效提升行动,提高电气化和非化石能源替代速度,引导消费模式变革,进一步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试点与推广工作,以更稳妥有效地促进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能源供应规划中需充分考虑能源开发活动自身的能源消耗增加和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等风险,并保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消纳政策。(薛蒂)